中超尚未启动无降薪必要 开赛后可以视损失而定
来源:足球报
记者陈永报道 海外联赛降薪潮一波接一波,中超、中甲、中乙是否会随之而动,成为焦点话题。日前,球员艾志波(上图)发文,反对降薪。中超是否有必要降薪(此处所说的降薪,是指减少合同约定的薪水)呢?如果进行降薪操作,又该走怎样的程序呢?
中超是否应该降薪,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和欧洲联赛突然被中止不同,中国职业联赛本赛季其实尚未开赛,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如果随后能够顺利开赛、顺利进行、顺利完成,那么降薪是否还有必要性就值得商榷了。
目前来看,和中超赛程几乎一致的K联赛和J联赛尚没有降薪的确切消息,两国联赛都在积极为联赛启动或继续进行做准备,所以降薪并不是重点,相似的联赛之情况,其实可以提供借鉴,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中超尚未到降薪的节点。
▲3月31日发布的《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暂不恢复马拉松等体育赛事活动的通知》
中国足球联赛什么时候启动?这确实是一个问题。3月31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通知:今后一段时间内,马拉松等大型活动、体育赛事等人群聚集性活动暂不恢复,通知里提及中国足协,这意味着联赛启动在短期内无法实现,目前的普遍观点认为,6月中超是有希望开赛的,当然,这还要看海外疫情的发展和国内的防疫政策变化。
联赛重启之后,转播收入、门票收入(尽管在中国职业俱乐部收入构成中只占相对小的比例)、商业收入是否受到影响将趋于明朗,比如因为防疫要求对上座率有多少限制,或者转播收入遭受了多大的影响,届时中超再讨论是否降薪才有其必要性。
还有一种极端的情况,如果联赛最终无法开赛,中国足协最终做出了取消2020赛季中超(包括中甲和中乙)的决定,降薪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中超何时开幕尚未可知
其实,中超降薪与否,还要看全球整体疫情的发展,以及是否会出现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样的情况出现,中国职业联赛恐怕会被迫进行全员大幅度降薪。
中国职业联赛和欧洲职业联赛有着本质的区别,欧洲俱乐部更依赖于市场,比如转播收入、门票收入、赞助收入等,疫情的发展导致俱乐部收入大幅度缩减,如果球队不进行降薪,那么俱乐部的“存活”都会变得相当困难,甚至不排除破产的可能性,所以,当联赛暂停之后,欧洲职业俱乐部迅速开启了降薪行动。
但中超俱乐部目前大多处于依赖母公司输血的阶段,因此,不少人会把中超联赛称为“伪职业联赛”。中超2019赛季分红在6200万到6500万之间,此外,门票也有一部分收入,即便如此,这些收入也不过只相当于不少俱乐部的赛季总支出的10%到20%之间,甚至在高投入俱乐部中占比不超过5%。
至于中甲和中乙,分红则少得可怜,门票收入也少得可怜,投入大部分依靠母公司的输血,部分俱乐部可以获得一定的政府支持。
▲艾志波发表长文谈中超与欧洲足坛的不同
这种情况意味着中国的职业联赛受到市场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少,但正因为过于依赖母公司,所以中国低级别职业联赛退出潮在过去两年蔓延成风。
当然,市场的间接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全球疫情持续时间较长,进而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俱乐部的母公司的经营同样会面临非常大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降薪将成为必然。
这种情况下的降薪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合同约定的薪水进行削减,其二则是在和球员进行合同谈判或续约的过程中降薪。
必须要说的是,从2019赛季开始,中超其实已经开始全面降薪,目前中超俱乐部的投入大幅度缩减,率先缩减的是外援的投入,其次缩减的是奖金的投入,最后才是球员薪水的投入,球员大都在合同期,但在部分球员转会的合同谈判、续约的合同谈判中,大部分俱乐部都全面降低了球员的薪水。
▲“四大帽”颁布多时
回到合同期内削减薪水的问题,对于中国职业联赛而言,如果实施合同期内降薪,该怎么操作,这也是一个问题。
目前欧洲的操作方式有多种,一种是俱乐部和球员进行协商,比如尤文图斯;另一种是西甲的部分球队执行ERTE(《临时就业条例》);至于巴塞罗那,则是两种方式兼用。
在英超,英格兰职业球员协会、英超联盟以及英格兰足球联赛共同协商进行降薪操作。
在以上操作中,各国足协并不参与。要么是内部协商,要么是依照国家法律,要么是职业联盟、球员工会进行沟通,但中超职业联盟喊了十几年了,至今没有成立,球员工会也不存在,甚至没有成立的迹象,没有什么组织可以代表和维护投资方的利益,也没有什么组织可以代表和维护球员的利益。
▲英超联盟、英格兰足球联赛与英格兰职业球员协会
如此,降薪的一种可能性是各俱乐部和球员直接协商,另一种就是由足协和中超公司出面组织,大家形成共识。
即便如此,降薪的比例、降薪的范围(仅一线队还是包括梯队,包不包括俱乐部工作人员)都是问题,而且相关的法律问题也不容忽视。
有关俱乐部利益维护和球员利益维护的问题,始终是中国足球所欠缺的,也是中国足球所需要努力的,如此,一旦到了需要维护俱乐部、球员利益之时,各方也不至于茫然失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