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为打进世界杯 中国足球又到不惜代价的关头
12月19日晚,山东鲁能战胜江苏队捧起本赛季足协杯赛冠军奖杯,封闭了半年之久的苏州赛区于次日解封——2020赛季中国足协治下全部比赛宣告结束。
今年分量最重的中超联赛江苏队夺冠;中甲联赛长春亚泰冲超成功;中乙联赛武汉三镇、淄博蹴鞠升甲;女超联赛武汉女足捧杯;女甲联赛四川女足晋级女超……
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特殊赛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往年2月底3月初开始的足球赛季直到今年7月才确定可以开赛,一度可能遭遇中断危险的足协杯赛更是9月才完成抽签,而中国足球内在的原始压力还在于中国足协2017年印发的《2020行动计划》的任务指标几乎全部落空:
国足亚洲杯未进四强,国际排名未进前70,国奥未能进军东京奥运会,国青和国少均未获得世界大赛决赛阶段资格,只有女足还保留着奥运希望(中国女足与韩国女足的两回合东京奥运会附加赛延期到2021年举行)。
尽管相关从业者今年付出极大代价保证了赛事体系的安全运行,但中国足协面临的“内忧外患”显而易见,2021年的压力只会更大。
“力求国家队备战世界杯预选赛和2023年亚洲杯取得突破,促进职业联赛健康发展,大力推动青少年足球发展”,中国足协12月18日公布35项深化足球改革措施,其中绝大多数方案要在2021年落实,核心内容不外“青训”“联赛”和“国足”。
摆在眼前的现实困难是,俱乐部可以限薪但中超却要努力成为“更有价值”的品牌联赛,已经具备一定社会文化影响力的俱乐部被要求“改名儿”。
而实施青少年球员海外孵化计划、选拔一定数量青少年球员在足球发达国家进行训练比赛、甚至官方出面为国内优秀球员提供进入高水平职业联赛创造条件等一系列涉及国际交流的内容,由于国外疫情尚不可控而需要面临巨大风险。
换句话说,青少年球员留洋(长期)的防疫安全问题极为重要,而可以送至高水平联赛俱乐部的优秀国内球员,能否在高水平俱乐部获得上场机会、回国参加训练和比赛需要执行何种隔离政策,都有极大不确定性。
事实上,决定2021年中国足球能否交出合格答卷的最重要标志,还是国家队在世界杯预选赛40强赛,以及12强赛中的表现。
中超联赛的开发与运营,中国足协与职业联盟的权力交接,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深化改革,青训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校园足球数量与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中国足球所有相关因素都依附于国家队成绩存在,已经一年没有打过正式比赛的国足得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与往年12月中旬开始冬训相比,国足的新一期集训暂定在2021年1月下旬,对于参加了亚冠联赛的国脚而言这样的安排确实紧凑:
从3月封闭集训备战联赛到11月前往多哈征战亚冠,回国后又要统一完成隔离,经历整整一年的巨大消耗,他们与家人相聚的休息时间并不算多。
目前40强赛还未确定时间与赛制,国足只能根据3月开赛的判断来调整球队状态,而按照防疫规定,国足的热身赛对手也只能从国内挑选。
这也是国足“迫切”需要特谢拉的重要原因。李可、艾克森、阿兰、洛国富、蒋光太、费南多这6位归化球员随时可以为国效力。
但明年满足归化条件的特谢拉,在技术上有着无人可比的优势,中超联赛决赛他几乎凭一己之力平趟恒大防线,国足教练组尽全力争取他的归化正是要为最关键的12强赛“加码”。
为实现“打进世界杯”的美好愿望,中国足球又到了“不惜一切代价”的紧要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