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中国女足世界杯之旅 为什么不主张水庆霞下课
来源:马德兴 德兴社
1、为什么整体备战虎头蛇尾?
2、为什么高质量热身这么少?
3、为什么最后八周只练不赛?
4、为什么体能状态仍不理想?
5、为什么不赴欧看海外球员?
6、为什么不带一名中锋出征?
7、为什么战丹麦不破釜沉舟?
8、为什么战英情报如此失败?
9、为什么助手没有发挥作用?
10、为什么不主张水庆霞下课?
兵败阿德莱德的中国女足已于7月3日启程转道墨尔本返回国内,4日凌晨抵达广州白云机场后宣告解散。当中国女足再度重新集中时,将是为杭州亚运会进行备战。作为中国女足今年三大战役的第一炮,世界杯小组赛未能出线,恐怕也会影响接下来的亚运会及巴黎奥预赛。面对世界杯受挫,我不想空谈中国女足沉沦的根源,更不想翻陈年旧账,这些对中国女足接下来如何走得更好没有帮助。回顾本届女足世界杯,整个过程中恐怕有很多东西更值得总结,毕竟身为主教练的水庆霞还将继续带队,汲取此番世界杯备战过程中的诸多教训,将有利于今后的工作。
①切莫再讨论下课与否
在世界杯这样的大赛中成绩不佳,作为主教练的水庆霞当然是第一责任人。但就眼下的中国女足而言,笔者却坚决反对让水庆霞以“下课”的方式来承担责任。自从马元安在2001年离开担任了10年的女足帅位,到水庆霞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后上任,20年期间中国女足先后更换了14位主教练或代理主教练,期间没有一任教练的任期超过3年,水庆霞是20年间的第15位主帅!
中国女足这些年来每况愈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频繁换帅,而且每次主教练的更迭都会引发球队动荡,世界女子足坛中更没有一支国家队的换帅频率可以和中国女足相比。所以想要有发展,首先就需要稳定。有一个稳定的主教练,才能够有一支稳定的球队。就像当初水庆霞正式上任后,谁能想到在短时间内,她就带领中国女足重登亚洲之巅?不能一输球就让教练下课,尤其是对于现在的中国女足。这本身就不是一种可取的方式。
对水指导而言,此番也是她第一次以主教练的身份率队征战世界杯这样的大赛,出现些意外实属正常,因为谁都会有第一次。只有亲历了整个过程,才能真正汲取教训,才能在遇到类似情况时避免踏入同一条河之中。所以,如果真心关爱中国女足,而不是一味抱着出成绩、重回世界一流这样短期内不切实际的想法,应该允许水指导有这样的一个过程。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现阶段恐怕也很难再找出接替水庆霞的合适人选来,就像当初东京奥运会后那样的局面,目前整个中国女足的教练员情况并不像外界所想象的那么乐观。在继续执教下去的前提下,对本届女足世界杯赛备战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恐怕才有现实意义。人类历史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从来不会从历史中汲取教练,但亲历者则完全不同。
②整体备战“虎头蛇尾”
中国女足近年来与欧美女足间的差距在拉大,这是谁都清楚的事情。想要改变现状,教练在宏观方面包括整个国家的女足发展战略等等,是无能为力的。但作为教练,在短期内提高队伍的水平、提升战斗力是可行的。中国女足在2022年2月份的女足亚洲杯上拿到世界杯入场券并最终获得冠军后,如何争取在世界杯上有所作为,这是队伍层面需要考虑的。
步入2023年,随着后疫情时代社会面的全面开放,中国女足今年2月份和4月份利用两个国际足联指定的国家队比赛窗口期前往欧洲,先后参加了4场国际A级赛。这之后中国女足从5月18日就开始集中备战世界杯,至6月10日转战青岛后进行最后的备战冲刺,是本届大赛32支参赛队中最早集中备战的队伍。但直至7月1日才与俄罗斯女足进行热身赛,在之前六周多的时间里,中国女足没有进行一场正式的国际A级赛。
问题也就在于此:中国女足有如此长的时间进行准备,缘何不能从备战开始便将队伍拉到欧洲?哪怕是与欧洲的女足俱乐部进行热身,效果恐怕也要比在国内关起门来练要好得多。而且教练组也都知道欧洲女足的节奏、对抗跟国内的女足队伍,甚至是男足U15队伍是完全不同的。中国女足参加女足世界杯,对手都是有身体、对抗性极强、攻守转换更快的队伍,在客观环境和条件都相对不理想的情况下,为什么随着世界杯临近反而不去欧洲而选择在国内?而且最后出征前的对手也仅仅是不能参加世界杯的俄罗斯女足,还连赛2场?
所以,究竟是女足备战计划拟定中存在问题,还是教练组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更高的管理层无力落实?这是必须要分清楚的。如果一开始拟定的备战计划中就没有想到过要在大赛前赴欧洲,那么未来中国女足再遇到类似的情景时就需要避免类似情况。如果是教练组提出了需求而相关管理部门未能落实,则需要中国足协从管理层面来考虑解决,为什么不能保障队伍的备战要求?
③高质量热身赛偏少!
在本届女足世界杯前笔者曾撰文指出,在32支参赛球队中,以开赛前一年为界,中国女足一年内所参加的高水平热身赛是最少的,总共11场国际A级赛,而同组的海地女足为12场、丹麦女足为14场、种子队英格兰则为19场。其他七个小组的种子队中,美国女足19场、法国女足18场、加拿大女足17场、德国女足16场、世界亚军荷兰女足16场、西班牙女足18场、瑞典女足15场。
不得不说,疫情确实让中国女足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譬如2022年期间,球队无法正常地参加国际交流、尤其是参加高水平的热身赛,这对队伍的建设非常不利。熟悉中国女足的人都知道,以往中国女足一年内至少要和包括美国女足在内的欧美世界级强队至少进行10场以上的热身赛,多则一年有超过20场比赛的机会。只有不断地和高手交锋,才能让队伍找到感觉并找出应对良策。但疫情让中国女足在2022年亚洲杯夺冠后的一年期间,除了三场东亚杯外,只能前往美国与美国的大学生女足队热身。
但步入2023年后,缘何不能多安排热身?2月份和4月份两次赴欧,在一定程度上只能算是为前几年“补缺”,但这显然不够。随着世界杯的临近,为什么队伍就不能再出去?直至抵达澳大利亚后,中国女足才先后与巴西、哥伦比亚队进行了两场热身赛,但却经历了往返奔波、来回倒时差,这有些自我消耗。问题就在于为什么不早些安排?而且本届世界杯上,南非、尼日利亚这些非洲球队在欧洲球队的围剿下杀入了16强,她们的身体对抗等方面与欧洲球队不相上下,缘何中国女足赛前不能和这些球队热身?
④最后八周只练不赛?
某种程度上,这个问题与王霜在输给英格兰女足后,在接受采访时所发出的灵魂拷问几乎是一致的,“为什么我们比欧洲的那些球员练得都要苦、要付出得多,但我们始终没有拿到我们想要的成绩?”
前面提到中国女足从5月18日就已经开始备战世界杯了,至开赛有整整八周的时间。这八周里除训练外偶尔只是和青少年男足梯队热身,然后再和俄罗斯队4天之内完成两赛,随即便奔赴澳大利亚。
不能说女足姑娘们练得不苦,但问题在于如此长期封闭训练的现实意义是什么?之于足球项目其实很早就已经说过,长期集训只有“毁人不倦”,摧残运动员的身心,男足已经反复佐证过这一点,为什么如今的女足依然还是要采取这样的备战方式?而且,为了确保女足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女超联赛赛程被大幅度压缩,几乎每三天就一轮比赛,短短数轮后就暂停。女足国家队集训期间,其他女超球员就只能处于停滞状态,这与男足几乎是同样的模式。
同样是八周时间,中国男足2001年龄段国奥队在克罗地亚拉练期间,去年下半年踢了14场热身赛,之所以安排这么多比赛,就是因为受到疫情影响很大来“补缺”。这支球队今年上半年则是在克罗地亚进行了8场热身赛,对手几乎都是克甲球队,按照一周一赛、更加欧化的方式展开。这两次拉练后的效果就明显不一样,不管是球员还是球队,在应对克罗地亚球员的身体对抗、攻防转换、比赛节奏等各个方面,完全可以和对手抗衡了。中国女足在备战世界杯前,缘何不能采取类似的方式,反而要关在国内搞长期封闭集训?
与之相呼应的是,中国女足有八周时间进行准备,按说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能储备。但在三场世界杯小组赛中未能显现出体能储备方面的优势,都是在60分钟、65分钟后体能呈现明显下降之势。这固然与长时间在场上处于被动防守、体能消耗更多有关,但另一方面,体能并不仅仅只是靠练,包括日常的饮食、训练或赛后的恢复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中国女足日常在这方面又都做得如何?
⑤策略拟定值得商榷
抛开备战过程中的一系列疑问,单就世界杯小组赛本身而言,在去年10月份分组抽签揭晓后,几乎所有人都明白首战丹麦队就是“生死之战”,只有赢下对手、或者至少战平,中国队才有小组出线的希望,输掉就完全没有希望。在这种情况下,毕其功于一役、全力以赴争取拿下丹麦队,就应该成为球队唯一的选择。但如今回过头来看,为什么对阵丹麦队时不是选择破釜沉舟?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个必须要看到的现实情况是:本届女足世界杯开赛甚晚,前两届赛事都是6月中上旬就已经开始,今年则是晚了整整一个多月。欧洲赛季一般都是5月中下旬结束全部赛事,然后进入到休息状态。至7月中上旬,各队开始新赛季前的准备。这意味着欧洲球员的状态调整会有麻烦,世界杯开始时状态都不会达到最佳。所以本届世界杯前,甚至是世界杯期间,各队球员的伤病情况特别多!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女足事先是否专门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们的优势恰恰是有很强的机动性,赛前有如此长时间的备战,这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其他各队所羡慕的。但在备战中,如何将球员的状态调整到最佳,然后全力以赴去在首战拿下丹麦女足,整个计划应该是围绕此而展开。遗憾的是,场上的中国女足至少没有显现出这一点。相反在与丹麦队的比赛中,我们明显是拘泥于对方是欧洲球队,拘泥于“亚欧球队之间差距很大”等固有思维,不敢主动寻求突破,最终被对手在最后时刻绝杀。
同样是三场小组赛,丹麦女足显示出的状态轨迹是低开高走,而我们则是一场不如一场。在与海地女足的第二场比赛中,如果不是因为张睿红牌后至下半时已经完全被逼上绝路,在极其被动的情况下率先主动发难创造出点球机会,则恐怕未见得能够取胜。而在与英格兰队的最后一场比赛,我们又想着做最后的誓死一搏,结果反而被对手打得稀里哗啦。可以说,参加这次女足世界杯的整体作战策略拟定方面,中国女足有足够多的教训。
⑥缘何主帅不赴欧考察?
面对世界杯小组赛无缘出线的现实,我们无需怀疑教练组和女足姑娘渴望打好的热情与激情,但在整体策略的拟定和判断方面,身为主教练的水庆霞缘何在备战过程中,没有实地前往海外与中国效力于海外的这些球员直接进行沟通?
因为疫情,别说主教练单独前往海外考察,连女足参加国际热身赛都无法得到保障。但步入2023年,随着社会面的全面开放,身为主教练的水庆霞前往欧洲甚至赴美、赴澳考察中国女足的海外球员,恐怕不再是一件难事。众所周知,过去一个赛季中,中国女足先后有13名球员奔赴海外效力,遍及欧洲、美洲与澳洲。水指导在接受采访时曾直言:“无法了解这些海外球员的情况,渠道有限”。中国女足在今年2月份与4月份两次赴欧进行拉练,在拉练结束后缘何不能继续滞留欧洲一小段时间,奔赴球员们的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情况?
这其实就好比当年朱广沪担任男足主教练期间,曾专门奔赴欧洲全方面了解在欧洲俱乐部效力的海外球员。如果水庆霞能利用这段时间实地考察一下这些海外球员,可能情况就会完全不同。一方面是观看这些球员的比赛,与这些海外球员所在俱乐部球队的教练进行沟通,既了解这些球员的近况,又能够了解到对方俱乐部是如何使用这些球员的,这对自己未来在国家队中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球员,无疑是启发和帮助。
更为重要的是,水庆霞指导这么多年来一直扎根于中国女足基层,她自己也很清楚欧洲女足这些年来的发展突飞猛进。借助于考察海外球员的机会,对自身而言也会是一次全面深入和了解欧洲女足的良机,对自身的技战术指导思想等都会有实实在在的体会和帮助,无疑将更有利于自己执教中国女足。
在这方面,日本女足主帅池田太从去年亚洲杯兵败后,除了率日本女足不断出访欧洲热身外,曾多次前往欧洲与在海外效力的日本女足球员进行沟通,现场观看比赛,并与球员所在俱乐部的主教练进行交流。所以日本女足在本届世界杯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一方面是硬实力,但另一方面就像队长熊谷纱希在4比0击败西班牙女足后所说的那样,“有更多的海外球员让我们对日本女足有了新希望和期待”。本届世界杯上,日本队23人中有9名海外球员,而上一届世界杯23人中则是只有2人,2015年时是6人。
尽管中国女足的海外球员或许不像日本球员那样在大牌的女足俱乐部,但凡事总是要有一个开始,如果中国女足能够在世界杯上有良好的表现,无疑将进一步有助于女足球员单个留洋。就像沈梦雨在苏超效力一年,无论是踢法还是球风方面,已经跟过去展现出很大的不同。但是如果作为教练依然停留在以前的眼光,而不是更深入地去了解沈梦雨在苏超队伍中的情况,则沈梦雨即便是回到了中国女足国家队,恐怕也无济于事。
在这方面,恐怕水指导急需补上这一课。在赴海外实地考察球员的同时,也是更新自身技战术理念的一次契机,更是全方位了解欧洲不同国家女足发展的机会。很遗憾,迄今为止中国女足球员出去留洋的或许会越来越多,但不管是国家队抑或更高一层的中国足协,从未派出人员去实地看望、了解过她们,这恐怕未必是一个好现象。如果只是让这些在海外效力的球员将自己参加比赛的视频等上传到网上,然后坐在家里通过视频来了解情况,显然是工作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样的“监控”毫无现实意义。
⑦为什么出征不带中锋?
在人员方面方面还有一个很值得商榷的问题:这次出征世界杯,中国女足为什么没有带一名稍微有点高度的中锋,这很令人费解。
世界杯分组在去年10月份就已经揭晓,丹麦女足作为本届世界杯32强中平均身材最高的队伍(平均身高为1.735米),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且传统印象之中,北欧球员都是人高马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女足不管对谁,恐怕都需要有一名有些高度的中锋。而且,现代足球发展至今,中锋之于整体技战术的作用无需多言。男足如此,女足更是如此。
但中国女足这次所带的前锋中,甚至连一名身高为1.7米的球员都没有。三场都首发的娄佳慧身高为1.67米、吴澄舒身高为1.66米,张琳艳就更无需多说了。也就是说在球员类型方面,中国女足最终选定的人员类型,决定了球队在世界杯上很难有大的战术变化。站在对手的角度,就很容易判断出中国女足进攻端的策略。
对照一下丹麦女足,在对阵中国队时最后时刻替补出场的9号旺斯高就是一名高中锋,也恰恰是她的头球,帮助丹麦队绝杀了中国女足。同样我们的近邻韩国女足在准备世界杯时,将已经37岁的朴恩善重新召回,因为她的身高为1.82米,她的入选可以让韩国女足在进攻端多一种选择。
那么,中国女足呢?在今年早期备战期间,乌日古木拉曾一度入选并随队赴欧。作为中锋,乌日古木拉或许脚下的技术相对一般,但内蒙古球员所特有的身体素质,加上超过1.7米的身高,至少在和丹麦、英格兰的球员争抢头球时,未必会像张琳艳那么费劲。而且,即便是不当做中锋、前锋使用,最后阶段如果需要加强防守的话,派出场改打后卫也至少还有身高优势。在3日韩国队对阵德国队的比赛中,韩国队在下半时60分钟后将朴恩善换上场,就是安排在后防线上,就是专门对付德国队的高空球。
这很容易让笔者想起男足。这些年来国字号队伍中鲜见高中锋,即便是有相关人选也很少启用,理由就是“水平不行”。相信女足这次不带高中锋,恐怕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但问题是国家队包括国字号队伍有这么长的集训时间,缘何就不能展开针对性的训练、帮助球员自身去提高?如果凡事都等着现成的,或是抱怨“地方俱乐部不行、梯队不行、培养不出好球员”,那么这样的国家队选人是不是也太容易了些!
⑧信息失误战英陷狼狈!
中国女足在这次比赛中最令外界无法接受的,恐怕还是小组赛最后一场1比6惨败于英格兰女足,这比不出线本身更令人难受,毕竟赛前很多人可能已经有了不出线的心理准备。但1比6的结果,着实让人有些无法承受。但是,与英格兰女足一仗,一方面是硬实力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另一方面也是为更多人所忽略的,就是赛前准备方面恐怕出现了严重的误判!
英格兰女足自荷兰人威格曼接手后,从来就没有采用过“三后卫”的踢法,基本阵型一直是433的攻击阵型,甚至连双前锋都基本没有使用过。而且英国国内就流传着“英格兰女足的成功就是433密码”这样的说法。但本届女足世界杯前,2号中后卫威廉姆森和中锋米德受伤缺席,再加上4号沃尔什在对阵丹麦队的比赛中上半时就被抬下场,这使得英格兰队整条中轴线必须全部换人,也就是说所谓的“433密码”已经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英格兰女足是固守原有的技战术打法还是临时变阵?这其实应该是赛前中国女足教练组、技术分析、情报人员最需要关注的,尽管我们总在强调“以我为主”,但对对手了解也是必须的,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部署以及临场指挥中的针对性调整。
实际上出战中国女足之前,英国的记者也很关心英格兰女足是否会有变化。赛前一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英国记者就曾直接问威格曼是否会变阵343, 当时威格曼只是笑着说自己接手以后从未打过三后卫。可实战开始后,威格曼恰恰就是排出了343的阵型,或者说是3412的阵型。这其中,前两场比赛中的左后卫16号卡特被拉到了右中卫的位置上,而原来的右后卫2号布隆泽则被推到了中场右边位置上;之前一直在边翼活动的11号赫姆普则直接被顶到了锋线上,与原来司职单箭头的23号鲁索一起打前锋。更重要的变化就是7号詹姆斯第一次被放到了中路,而之前她是一直被固定在边路。其实在比赛前,英国记者就一直在呼吁应该将詹姆斯安排到中路,给她更多的活动空间和自由,这样可以更好地激活她的作用。也就是说,中国女足成为了威格曼的试验田,也成了詹姆斯的背景板,因为恰恰就是被解放出来的詹姆斯的串联,让英格兰女足迸发出了更强的战斗力!
也恰恰是因为中国女足在赛前对这些情况基本处于不了解的状态下,依然还是按照对阵海地队的战法,只不过用王霜替代了因为红牌而无法出战的张睿 ,结果开局就连遭闷棍。尽管第4分钟的丢球有些过早,但比赛开始后中国女足完全对不上点,对方突前的7号詹姆斯和身后的两名中场20号泽勒姆与8号斯坦威将水指导的中场部署完全打乱,特别是詹姆斯因为有足够的自由度和空间,经常往两侧策动,带走中国女足中场两名防守型中场杨莉娜或姚凌薇中的一人,所以英格兰女足很容易在中路找到空挡,完全打穿了中国女足的防线。再加上边路的穿插与上下跑动,中国女足甚至连招架之力都没有!
原本硬实力就不足,再加上对手的战术部署方面完全打乱了中国队赛前的预设,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进一步放大了双方的差距!那么问题也就由此而生,赛前中国女足的情报工作、技术分析是如何展开的?这方面的工作显然是出现了重大失误,导致的结果当然是让主帅的部署完全没有任何效果,惨败也就成为了必然。当然更遗憾的是,面对对方的这种战术变化,中国女足在开场后没有任何反应,无论是临场调兵谴将,或是通过换人来改变战术应对这种突发情况,都没有任何动作。
相比之下,笔者不由得想起了八年前,还是在澳大利亚,中国男足在佩兰的指挥下在小组赛中三战全胜,连克沙特、乌兹别克斯坦和朝鲜队出线,各方都相当满意和高兴。但在这次三连胜中,主教练佩兰手中的情报、对对手的技术分析,可以说是几乎精算到对手的每一步,而且三场比赛的战术变化也是针对三个不同的对手而展开。在这方面,当时男足赛前的情报搜集、技术分析是立下大功的。只不过是幕后工作,或许并不为人所在意。对照中国女足这次澳大利亚的世界杯之行,在这方面可以用“彻头彻尾的失败”来形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女足何以能够打胜仗?
⑨助手的作用究竟何在?
现代足球发展至今,对于一支球队来说,一个主教练是远远不够的,冠军队伍首先需要一个冠军教练团队。但是单就中国女足国家队而言,恐怕教练团队需要更新换代,或者更直白地说就是需要升级,水指导需要更好的助手来帮助自己率女足打翻身仗。
就以这次世界杯期间的争议焦点之一——门将为例。从第一场徐欢首发到随后两场比赛的朱钰首发,两人在场上的表现都引起了外界的争议。第一场比赛中,徐欢出人意料地取代朱钰担任首发,这原本是希望发挥徐欢出击、活动范围大的特点,但最后时刻的丢球却让徐欢成为“背锅侠”。而朱钰虽然成功地在与海地的比赛中贡献了神扑守住了球门、确保中国女足能够拿下对手,但与英格兰队一仗却出现了出击方面的失误等等。于是外界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守门员呈现如此状态,作为守门员教练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这又让笔者想起一则旧闻。当初在中国女足教练团队中,守门员教练是从前的男足国门区楚良。区导这些年来也辅助过多任国家队主帅,工作能力和态度有目共睹。当初能够放弃在男足职业俱乐部任职的机会来支援女足,也可以说是相当无私。去年东亚杯后中国女足曾前往美国拉练,在当地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不过,区楚良随队结束美国拉练返回国内后,便因故离开了中国女足,而水指导也就此失去了一个得力的好助手。
从男足转行女足,在现在的世界足坛较为普遍。如今的世界女足之所以有这么快的发展势头,与一批高水平的男足教练来到女足也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反观中国女足或者说是中国足坛,一个有趣的现象却是一名教练实在是在男足没有出路了,才转行到女足任职。就像现在的女足国家队教练班子中,大多数连中超、甲A都未曾踢过也没有从教过,到了女足国家队面对风云变幻的赛场与场上形势,又能够给出怎样的良策?
也正因为此,水指导恐怕首先需要对自己的教练团队进行升级。这就像近邻日本男足国家队的森保一一样,在去年世界杯赛留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原有的教练班子成员、甚至是合作多年的好友“更新换代”,找来了比自己踢球时名气与成就更大的名波浩。如今的水庆霞恐怕也需要来一次革新!
结 语
作为记者,在中国女足面临失败之时,我无意落井下石,更无意冒犯主教练水庆霞和她的团队以及姑娘们,而是更希望中国女足能够首先直面血淋淋的现实,找出根源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令中国女足国家队能够更有战斗力,不枉费千万球迷和社会各界对中国女足的热切期盼。至于中国女足整体事业下一步究竟该如何发展?恐怕笔者也无能为力,毕竟涉及到宏观层面,该由专家们来讨论定夺。所以,本文更多地仅仅只是停留在微观层面就事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