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村超:足球需要人间烟火气 少数民族的节日
来源:足球报
记者刘翔宇报道 赖洪静年轻的时候做过一个梦,自己在容纳了上万人的体育场里踢球,进球后是山呼海啸般的呼喊声。如今,已经年过四十的赖洪静,真正地梦想照进现实,贵州“村超”成了他梦里的模样。
“村超”,全称是“贵州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是比中超还火爆的草根足球赛事,球员全部是当地村民。比赛不售门票,没有冠名赞助商,完全没有商业化的痕迹,单场获胜的奖品是三只猪脚,最终的冠军奖励是一头小黄牛。即便爆火之后,“村超”依旧保持着原汁原味。这里的足球很纯粹。
赖洪静是榕江县足球协会副主席,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榕江一中的体育老师兼校足球队教练。村超比赛时,他还是现场解说员。全民参与的村超,让所有人看到了中国足球的另一番模样。如今,榕江已经被全国熟知,成为了这个暑期最热门的旅游地之一。
一条江将这座只有40几万人口的小县城,分成了新城区和老城区。这里的居民百分之九十是少数民族,主要有苗族、侗族、水族、白族等,共十几个少数民族在此聚居。很久以前,江的两岸交流不多,但体育让各民族融合到了一起,尤其足球。
“‘村超’的前身是‘街超’。我们街道间一直都有足球比赛,去年底第一次启用‘村超’这个名字,最开始有十支队参加。今年6月第二届开赛,共有20支队参赛。”赖洪静介绍说。
这二十支队都是以村为单位,小组赛每周进行,其中设置有“超级星期六”的比赛日,比赛期间穿插着民俗表演,有时候表演超时,比赛会到凌晨一两点才结束。
村超在没有火起来之前,就已经成为了榕江当地各个少数民族之间交流、联欢的“节日”了。
“我们这里一直都有球赛,只是今年突然火了起来。”在县城卖羊肉粉的吴老板说,他总是穿着一件巴西队的队服,即便在煮粉的时候。
吴老板是球迷,年轻的时候也踢球,现在踢不动了,但一直爱看。今年他所在的村子也组队参加了村超,每到比赛的时候,他和媳妇都会穿着自己民族的传统服饰,到球场去当啦啦队。“我们村子离得比较远,坐车要一个来小时。”吴老板说。即便这样,每次比赛,村里还是会有几辆大巴车的人来现场。可惜,他的村子今年没能进入八强。
村与村之间的较量,真刀真枪。赛场下有酒有肉、都是朋友,但赛场上谁都想赢。输球的,一帮中年男人会一起抱头痛哭。村超到目前只出现过一次争议事件,组委会对当事人做出了处罚,禁止参赛并罚款200,算是用重典。
“今年的村超水平算不上最高。”吴老板说,“很多踢得好的都在外面打工。”也有专程从外地赶回来踢村超的打工仔,周末踢一场,接着回去打工。这样的情况并不多,大部分“球员”还是在榕江本地生活。他们各自在生活里扮演自己的角色。
村超的球员,有学生,有白领,还有球场对面饭店里的厨师。前一刻还在给食客们做饭,下一刻就换上了球衣,跟老板请假。老板也开绿灯,因为比赛才是大事。
球员们平常基本不“训练”,但每个人都会踢两脚。这里极缺守门员,有时候会由前锋来客串,守一会儿,又忍不住要上前面踢上几脚。
榕江的足球基础一般,但氛围不错。据赖洪静介绍,最早是广西大学把足球带到了榕江。2012年,榕江开始重视校园足球发展,2015年形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他所在的榕江一中设有足球专项班,而目前在踢村超的球员中,80%都毕业于榕江一中,是赖洪静带过的学生,所以这些球员,大多都有些足球的底子在。
榕江有14片球场,日常免费向社会开放,需要做的只是提前沟通好时段,这给社会足球的开展和普及提供了便利。每到晚上和周末,球场几乎都是满的。
在赖洪静的办公室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奖杯、奖状和照片。那是一届又一届学生拿到的荣誉。他的学生里真正走足球或者体育这条路的少之又少,大多数留在榕江的都在以各种方式谋生。
董永恒曾经也是赖洪静的学生,村超火了之后,他成了“明星”。董永恒开了一家卖卷粉的小店,他平日里自己卷粉,如今他的小店已经成为了榕江的打卡点。在最终的决赛里,他所在的忠诚村惜败,但他成为射手王,奖品是六只鸡。卷粉射手王的故事开始流传。
赖洪静今年也参加了比赛,但没进八强。不过,他执教的中村队(榕江一中校队)成绩还不错。“我们已经攒了20多条猪腿了。”赖洪静骄傲地说。比赛时,由于现场过于嘈杂,他经常拿着大喇叭在场边指挥,这也是村超一景。
就足球比赛的观赏性而言,村超的水平并不高,和职业比赛没办法比,但这里的足球却是最特殊的。球迷就围在球场周围,比专业足球场离得还要近,现场几万人一起加油助威的声势,比职业比赛还要夸张。有外地来看村超的游客,来之前还问是否需要买门票,“早先我们球场连‘门’都没有,哪来的门票?”赖洪静笑。当然,随着村超的开展,球场的安检门有了,场外的大屏幕也都有了。
村超最有特色的是民俗表演。如果榕江只有足球,那他们只不过是自己在家热闹,但这里是多民族聚集地,有着最淳朴的民风和最有特色的民俗,这才让村超火了起来,这也是村超成为了现象级IP的原因。
在村超的现场,可以看到穿着苗族、侗族等民族服饰的美女们,她们载歌载舞、自信地展示民族文化;在村超现场,可以免费吃到投放的各种榕江美食。
投喂美食,是当地少数民族的习俗,逢年过节、走家串巷时,都会带上各自家里最好吃的东西,送给对方,如有朋自远方来,更是如此。所以,当外地游客到榕江看村超时,榕江人民都会热情地拿出自己当地的特产,让“客人们”品尝。
村超爆火之后,整个榕江开始动起来,维护好村超IP,营造好城市形象。所有榕江人都开始出工出力,由于外地游客人数激增,榕江接待能力有限,当地居民就拿出自己的房子,让游客免费居住。所有人都在笑脸相迎。榕江县政府部门也明确提到,榕江火了更不能欺客,谁要是做了有损榕江形象的事,就会受到严惩。
村超的爆火,也带动了榕江以及周边的发展。杨波是大利侗寨一家民宿的老板,大利侗寨是榕江周边最有特色、保存最好的侗族古寨。过去三年,民宿生意惨淡,但今年的村超让他的民宿几乎每天爆满。生意好做了,大家更想着要维护好着得来不易的口碑。
杨波每周都会去村超现场当志愿者维持秩序,同时给外地游客提供各种帮助,“老一辈人都嘱咐我们,说现在榕江有名了,外地游客多了,让我们出门时都要尽可能地提供帮助。”杨波说。
来自重庆的黄薇,是小学的语文老师,从来不看足球。暑假她和男友一起前往了榕江。“最近一直听说村超,就想着利用假期过来看看,也体验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黄薇在榕江待了三天,见识了榕江人民的热情好客,“这里的一切和村超有关,但好像和足球又无关,这样热情而又充满爱的地方,原来是真实存在的啊!”黄薇感慨道,她回去会和自己的学生讲榕江发生的一切,这是一个美好的地方、这里有美好的故事。
像黄薇一样的人很多,来自五湖四海,他们聚集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他们的目的地绝不仅是村超,更重要的是要感受着这里的“人间烟火气”,而那座不大的球场成为了一扇传送门。
村超告一段落,关于榕江的足球故事还在继续。八月份,“全国美食挑战赛”将开始,榕江是东道主,来自全国的各个地方代表队将陆续前往榕江,大家以球会友,分享各个地方的美食。榕江正在抓紧时间翻新足球场场地,他们要以最好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