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情重义乃中华之传统美德,但鲁能极有可能会被其伤身
中国古代重情重义的例子可谓举不胜举,既有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之交”,又有廉颇跟蔺相如的“刎颈之交”,还有羊角与左伯桃的“舍命之交”,更有管仲、鲍叔牙的“管鲍之交”,有了这些人物和传说,也就有了“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传世佳话。
山东是孔孟之乡,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理应更加继承这些优良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不过,凡事都必须有一个度,都得遵循一定的章程,符合一定的游戏规则。如果滥用误用,极有可能招致闲话,并有可能影响自己的声誉,危及自己的前程。在这点上,山东鲁能俱乐部就办得不是很漂亮。
首先是在外援的更换上,从上赛季尤其是后半期的比赛情况可以看出,中场薄弱成为了球队最大的问题,自从蒙蒂略转会走人之后,山东鲁能虽然接连引进了佩莱和西塞,但这两名球员均属于进攻型球员,无法组织起进攻。在无奈之下,马加特临时对塔尔德利进行改造,让他成为自由人,允许他回撤中场甚至后场来拿球,但事实证明,这样的改造并不成功,塔尔德利的过于后撤不仅压缩了蒿俊闵的活动空间,而且也降低了自己的进攻威力,这使得塔尔德利极为尴尬。
按说这种情况一出现,俱乐部的高层就应该很清楚。记得在赛季结束后的一次记者采访会上,俱乐部总经理孙华就对外界做出承诺:鲁能要在个别位置进行调整。并暗示要引进一名强力外援中场来加强中场的实力。这一消息一出,鲁能球迷顿时欢天喜地,认为现在的俱乐部非常职业,终于实实在在做了一件好事。不过,从上赛季联赛结束,到下赛季开打开始,人们也没盼到那位强力的中场外援,虽然在此期间,有很多热心球迷乐此不疲地每天都在预测可能的人选。
按说作为一名俱乐部老总,的确不该如此言而无信。或许孙总也有他自己的难处,因为他毕竟自己一个人决定不了外援的人选。不过,最需要的外援没有来,原因总不至于只有一条吧?除了现有的四名外援的违约金,是不是还有别的因素呢?塔尔德利和吉尔相对在鲁能呆的时间比较长,感情总会有的。那时是绝对不会有人能够预测到赛季初会发生“水塔变神塔”的喜剧;至于佩莱,虽然他一度以“支点”作用被人津津乐道,但后期这一作用已经被人破解,鲁能六轮不胜,倒在了冲击亚冠的最后道路上,或许与此有关。在被炒作换外援时,佩莱的危险系数仅次于西塞,虽然同样作为前锋他在联赛中的进球效率低于西塞,但他却有着一个西塞所没有的优势,就是有一个美丽可人的模特女友瓦尔加,每逢鲁能比赛,瓦尔加就一定会坐在看台上,非常吸引媒体人的眼球,这样的广告效应,鲁能俱乐部不会不懂吧?连一些球迷都戏谑:“山东鲁能引进了佩莱老赚了,真是买一送一。”得到这样的赞誉,俱乐部不会无动于衷吧?
除了外援,在内援的引进上,山东鲁能表现的也是感性多于理性。比如上赛季引进原青岛门将刘震理,在鲁能每年都要几乎送出一名门将的情况下,作为俱乐部副总的李霄鹏又将旧将刘震理招致麾下,肯定会招致一些闲话。“喝酒门”事件说明刘震理在鲁能过得并不愉快,俱乐部虽被迫无奈祭出“三停”,但最终也是不了了之,这也给鲁能球迷的心头罩上了一层迷雾。
另外,在本赛季鲁能俱乐部又召回周海滨和崔鹏两员旧将,这其实又是一大败笔。说实话,当时俱乐部也的确因此得到一些赞许,但更多的人却显得不太理解,因为他们两个,一个是当年鲁能的“逃兵”,一个是曾多次遭遇过俱乐部处罚甚至被“三停”过的“问题球员”,本来他们二人的形象已在很多球迷中打了折扣,而李霄鹏又在比赛中对其予以重用,能够赢球还可以,赢不了球这不是净往自己身上倒脏水吗?感情归感情,在正事面前必须回归理性才是,这样做,岂不违背了在赛季初所许下的让更多的年轻球员得到上场机会的承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