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风过境:史蒂夫-纳什的NBA传奇之旅
特约作者/ 庄 小葵 编辑/ 陈 新进
现在如果要讲一个还不算久远却充满传奇色彩的NBA故事,总是难免得从1996年开始说起。
1996年的夏天,他们都还是万里挑一、意气风发的少年,克服了幼年以来的重重难关坐在选秀场中, 摩拳擦掌等待着 大展拳脚,听不见命运匆匆将机缘和差错、光华和磨难、辉煌与沉寂写入他们的人生之中,却笃信自己终将出人头地。
96黄金一代
回到过去,那个看起来同前面几年没什么差别的选秀日,谁能想到后来会发生那么多精彩的事呢?
伟大的科比-布莱恩特在13顺位才被曾经的黄蜂队选中 ,后来却为洛杉矶带来了十数年的荣耀和光辉,直至垂垂老矣,鞠躬尽瘁。
至今让人念念不忘的“答案”阿伦-艾弗森 ,曾带着他惊为天人的技巧、不屈和大一码的球衣,面无表情的跨过地板上专门防守他的泰伦-卢,在无坚不摧的湖人手里为费城抢下了系列赛的首场胜仗。
独狼史蒂芬-马布里 ,在几乎走向绝境的时刻,峰回路转,来到CBA延续了自己的传奇。
还有本文的主角—— 史蒂夫-纳什,这个从小并没有“背负”天才之名的瘦小后卫,当年也不过是个羞涩稚嫩的小伙子。 在小绿屋戴上印有SUNS大字的帽子的他,对日后自己将辗转到达拉斯扬名立万,于30岁时再回到菲尼克斯却走向生涯巅峰的旅程浑然不知。
其实,辉煌——就如同纳什的才华、成就和历史意义一样——已无需赘述了,毕竟数据如同滤镜,会磨平每一个赛季空手而归的茫然无措,和每一次季后赛兵败如山倒的低迷裂痕。
那时的联盟不像现在这样推崇速度和空间,球场如同丛林,防守为先,稳扎稳打,大个子才能称王称霸。
2004年夏天,老尼尔森的尝试宣告失败,纳什被小牛放弃, 回到太阳后的他,为这支球队带来了近十年的灿烂天晴 ,为无数个年轻人铺平了光辉的前程, 自己也收获了2届MVP和5个助攻王 。
然而却仍无法填满这座城市从未染指总冠军的巨大空洞,他蓬勃的创造力和鲜有人及的技巧,举重若轻的指点江山,点燃了凤凰城无数个沸腾的夜晚,却无法照亮沙漠里贫瘠而荒芜的漫长灰暗。
怎么会这样呢?大家忍不住开始疑惑。为什么漂亮的胜场数无法延续到每一年的四月之后,为什么轻巧的节奏总会在季后赛频频的哨声中支离破碎, 为什么有了历史级的球员、现象级的数据却仍然没有办法走向山峦之巅?
质疑慢慢弥散,不过两三年,橙色风暴就又被定性为歪风邪气,终究是要输给阵地战的“人间正道”。
我们已经忘记了究竟是球迷还是管理层先不耐烦了,只记得是自己亲手拆散了这支球队,奥尼尔到来又离开,纳什时代的太阳队从此再也没能重新整合起问鼎总冠军的队伍。
2010年的中兴更像是一个漂亮的回光返照,没人认真考虑过太阳会在这一年夺冠,反而对它能再次冲进西部决赛啧啧称奇。 此后就是漫长的重建期,球迷经历了大起大落,看多了沉沉浮浮,也希望辛苦多年的他能在职业生涯晚年圆冠军梦。
在他转会湖人的前一年,球迷在场边高举“It’s ok , Nash,you can go”的牌子 ,在最后一场比赛,已经胜负无关的情况时刻高喊“We want Steve”只是为了让教练再换他上场多看一眼。
一别两宽,不外如是。
多年以后,当勇士再度夺冠,纳什终究站在名人堂入选仪式上时,当年的伤口已经不再疼痛,只剩下暗淡的痕迹,我们终于能够平心静气的去回顾他的篮球一生。
纳什并非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控球后卫,荣誉放之名人堂也称不上佼佼者,然而, 纳什的入选再度印证了名人堂评价体系的多元,毕竟历史贡献并不能完全被奖杯量化,更无法单独靠战绩评价,甚至不能局限在某一个球队和城市之中 。
在所有的辉煌、失败、迷茫和质疑尘埃落定后,纳什留给我们的背影依然是那个集进攻能力、助攻能力和组织能力于一身,几乎半场投篮红区,化腐朽为神奇的球队灵魂、组织者和指挥家。
时隔多年,我们再回忆起球场上的纳什,是会想起在湖人剪短头发打阵地战,已经老迈但“尚能饭否”的控球后卫;还是那个曾经奔跑在菲尼克斯地板上的“风之子”,7秒攻防,像魔法师那样,手指轻点就掀起一股橙色波浪呢?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答案,但无论是什么时期的他,都是让人难以忘记的存在。
正如他的绰号一样,他的职业生涯如风过境,没有钉实历史地位的总冠军,没有攻坚拔寨的里程碑,也没有为历史标尺插下任何一面隽永的旗帜,但他作为一名快速攻防转换的“ 殉道者 ”,却 在小球尚未风靡联盟的十余年前,用自己全部的篮球“生命”选择了一个尝试,兑换了一次豪赌,走完了一段旅途,验证了一种可能性 ,让菲尼克斯这座依然没有总冠军的城市在NBA绚烂的进攻史上倍受尊敬。
而他本人的经历也终将浓缩成一篇几百字的文章,成为名人堂档案中的标注。后来的人也许并不会知道,他走来的每一步有过怎样的欢欣和艰难,但 那份伟大注定被人铭记,以及他的旅途、挣扎,和传奇般的十八个赛季 。
你会用什么词形容纳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