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侧身正手进攻?先看看数据再决定!

时间: 来源:足球直播
标签:网球

作为十几年来如一日,无论成绩如何,都一直支持费德勒天王的球迷,看到他如今老骥伏枥,重返世界第一,内心由衷的高兴!

想想在他被小德和纳达尔压过风头的那些年,看球的我心中一直有个困惑,特别是面对巅峰的小德的时候,老费依旧打得很华丽,但就是经常得势不得分,不断错失破发机会,心理慢慢崩溃然后输球。之前简单地认为,这是因为费德勒的反手软肋,也有人提起过费德勒running forehand(就是被调动到反手位后被攻击正手外角时去救球的正手拍)有问题,失误多而且不具备威胁。不过我心裡还是留有困惑,问题似乎没有这麽简单。

近两年,奶牛的反手在柳比西奇加入团队之后突然开窍,正手也更加稳定攻击力升级,屡屡发威斩下大满贯。可是我发现,当他面对德尔波特罗这样的对手时,就算对手的反手大部分就是切屑回来,依旧打得很辛苦。慢慢比赛看得多了,就发现一个事情,面对防守固若金汤的对手时,费德勒打不穿对手的防线就会开始试图利用强行侧身正手拍。2017年美网结束的时候笔者写过他和大师兄比赛的评论,其中也写过费德勒的一个战略失误就在于强行侧身攻击大斜线。这个打法费德勒巅峰的时候为他赢得比赛无数,我们都津津乐道与他无敌的inside-out和inside-in正手,怎麽现在变成问题了呢?这个问题在上週费德勒在鹿特丹把迪米特洛夫打得没脾气的时候变得非常明了,迪米正是没有跟上变化,依旧使用inside-out技术过多,导致面对升级版的费德勒反手打得异常被动,两个2-6脆败下来。

这裡仔细分析一下问题所在,并结合不完全统计数据来看看ATP在这个方面的变化趋势。笔者选择的大都是费天王打得比较艰苦的比赛,当然有正手比他更好更强的,但他应该是正手技术最有代表性的,既不强得像大师兄那样完全偏科,也不是稳得像小德一样无懈可击。时间精力和完整比赛录像资源有限,数据取自于以下8场比赛:05年美网对阿加西,09年美网对大师兄,14年澳网对纳达尔,15年美网对小德,16年Brisbane对迪米特洛夫和澳网对小德,17年澳网对瓦林卡,18年澳网对西里奇。统计方法,这裡并不是统计全部的强行侧身正手拍,而是只统计那些在底线(进场的半高球不算)打出来之后直接导致这一分主动得分或者被动失分的。举例来说,如果打出来得到主动,而且越来越主动对方疲于奔命最后失分,那就计算在内;但是如果后面这一分的发展又经历了很多回合而且由别的技术打法决定胜负,那就不统计在内。由于比赛有长有短,所以使用每盘的平均数作为衡量。关键分包括破发点,也包括像发球局15-30这样的节点上。这些样本有限而且带有主观判断的因素;对手类型、状态、甚至左右选手的不同等等因素都没有考虑,所以是有很多不完整的地方的。但是话说回来,既然是打得很焦灼的比赛,必然双方势均力敌,这个时候才是考验一个技术是否有效的关键。

先来看数据:(1)从图一的数据上来看,从05年费德勒巅峰开始这一技术不停被改进和使用,到2014年使用的最多。但是后面费德勒因为小德的掘起,慢慢摸清了这裡面的问题,从14年换大拍面球拍开始不断打磨自己的反手技术,逐步减少该技术的使用。这面没有包括的数据是15年美网对小德,小德所有的强行侧身正手决定胜负的只有2.25个/盘,16年澳网小德这个数据更是降到0.75个/盘。

(2)这个技术的成功率其实也和我们印象中的不同:费德勒inside-out总的成功率只有38%,inside-in因为留出空场同时也调动了对方,所以成功率好一些有53%但也不是想象中的那麽高;在关键分上,这两个数据更是分别降到了37%和34%;从图2和图3上看,也并不是费德勒年龄大了不如当年,而是这个技术一直以来,面对旗鼓相当的对手时成功率也就50%以下,在关键分上的表现更是让人失望。

(3)费德勒的对手方面(样本更加有限,但是能把费德勒打得头痛的必然是状态爆棚的时候,IO=inside-out,IO*=inside-out关键分,II=inside-in,II*=关键分),除大师兄和西里奇外大都用得比费德勒要少,成功率上西里奇(IO=64%,IO*=43%,II=33%),小德(IO=60%,样本非常少),大师兄(IO=58%,IO*=58%,II=50%,II*=60%),纳达尔(IO=83%,IO*=50%,II=67%),瓦林卡(IO=50%),迪米特洛夫(IO=67%,II=50%),阿加西(IO=40%,II=50%)。

下面说说笔者理解的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首先,当今ATP球手的反手技术相比10年前已经大大进步,以小德为代表的一众球手,反手非常稳定。这就让强行侧身进攻变成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消耗自己大量体力的情况下,经常打不开局面。费德勒2015年有一次被採访的时候也感慨,好像并不是自己状态下滑或者技术退步,而是以前打一拍好球基本就能得分了,现在连续打个三五拍高质量的球才能得分,这对各方面的要求高了很多。进攻性这麽强的技术,连续打三五拍, 失误或者打出质量不好的球的概率就大大增加(假设一拍80%的成功率,连续三拍高质量就降到51%,四拍就40%,五拍下来就只有32%了...)。这时候反观对手,可以守株待兔,机会不好就先防回去,质量当然不能太差但也没有过高要求,甚至像大师兄那样切回去深一点就可以,然后就等著你哪一拍出问题再主动出击。两相对比,对双方球员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有巨大差别。这也是小德为代表的双反选手用这一技术用得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甚至很多时候偏于正手位的球,球手们都会选择向正手位移动让出位置来用反手回击。

其次,还是因为反手技术的进步,如今球手经常能在非常被动的位置进行变线,甚至出其不意地打出穿越球和制胜球。这麽一来就算自己不失误,一旦球的质量不高,就很容易被对手调动来回奔忙,回球质量越来越差而失分。这一点上老牛这两年有所防范,在被动的情况下running forehand不再只要求回球过场,而是用搏杀的态度大力拍回很深的直线球或者大角度斜线球,因为他知道万一回浅了下一拍就很可能更加被动或者被打出制胜分。但是这个毕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万一遇到回球比较平比较有穿透力的对手,这招也很难奏效。

最后,由于以上的问题,这个技术给球员的心理压力势必比以前更大。可是因为强行侧身留出正手位大片空场,打这一拍的时候就是在冒险的情况下还不能有所保留。一旦害怕失误而稍微犹豫退缩,出浅球或者角度拉得不够开的情况就很容易被对手利用,造成自己被动失分。这个在关键分上表现尤为明显,当你顶著巨大压力打这一拍的时候,失误或者球质太差的概率大大提高,反而是弊大于利了。这也许也是老牛对小德的时候总是漏点的原因之一吧。

所以,我们看到强行侧身攻的华丽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它留出大面积空场所造成的问题。当对方的能力能够利用这种缺陷,就应该考虑尽量减少这一技术的使用,特别是在关键分的处理上要更加谨慎。说到最后不得不佩服费德勒与时俱进的开放态度,不断求变不断为战术需要打磨技术,历经三四代网球选手的挑战,如今依旧屹立于世界巅峰。这篇分析也算是他这种大师级心态和水准的一个缩影吧!(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peRFect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