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网的对比下,温网的决胜盘抢七政策更像是块遮羞布

时间: 来源:足球直播
标签:澳网

就在今日,澳洲网协决定在今年澳网引入决胜盘tie-break政策,澳网将效仿美网直接在决胜盘6-6平后进入tie-break决胜,唯一不同的是,将抢七延长至了抢十。

当今年十月全英俱乐部主席菲利普-布鲁克宣布温网将在决胜盘引入抢七制时,温网收获了外界相当多的赞扬。在此之前,四大满贯赛中仅有美网使用了决胜盘抢七赛制。不过温网并没有像美国人一样直接在决胜盘战至6-6平后允许球员抢七决胜,一贯注重传统的英国人不想完全抹除长盘决胜,最终选了在决胜盘12-12平后才进行抢七。

在评述温网这一做法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些背景知识。

决胜盘长盘制是一项历史悠久的网球传统,尤其是在温布尔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伊斯内尔在2010年打了三天才赢下马胡的温网首轮战,两人在决胜盘打出了70-68的骇人局分。最后的获胜者伊斯内尔跟大多数长盘幸存者一样,都在下一轮惨淡出局。但通常这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为在大满贯的较深轮次,马拉松式鏖战极为罕见,或者说在今年之前,都没有发生过。

今年在澳网、法网和温网共打出了29场长盘决胜,但只有4场发生在较深的轮次(其中还包括一场澳网女单半决赛),这已经是很罕见了,但更罕见的是,剩余的三场男子赛事均发生在今年温网:凯文-安德森在1/4决赛决胜盘13-11战胜罗杰-费德勒,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决胜盘10-8在半决赛击败拉斐尔-纳达尔,另外一场半决赛中,凯文-安德森在决胜盘以26-24淘汰约翰-伊斯内尔。这些比赛除了让球员增加疲劳外,还对后面的赛程、电视转播,以及下轮比赛的公平性造成了较大影响。

伊斯内尔错失了打进温网决赛的机会,尽管安德森进了决赛,但那场马拉松大战让他报废了四个脚指甲(它们在那场六个半小时的消耗战后从安德森的脚趾上脱落),也让他失去抵挡德约科维奇的力气。在伊斯内尔与安德森连番炮轰长盘制后,失去观赏性的温网男单决赛更是遭到了球迷和媒体的口诛笔伐。

“如果双方在打到12-12都不能分胜负的话,那就该进行抢七决胜了。”伊斯内尔说,“我认为那已经足够长了。”安德森言辞更为激进,他说:“在我看来,长盘决胜跟美网的决胜盘抢七相比并没有多出什么优势和价值。”

但在温网结束之后,全英俱乐部的确可能在深思熟虑后动摇了维持传统的决心。但为了避免伊斯内尔对马胡的超小概率马拉松战役重演,这么做真的值得吗?要隔多少年才会重现一次09年费德勒5-7/7-6(6)/7-6(6)/3-6/16-14战胜罗迪克那样的温网决赛?那是一场史诗级的对决,但也造成了很多附带破坏。

自从2000年以来,共有28场男单比赛的决胜盘打到了20局以上,而其中只有一位获胜者又连续赢了接下来一轮。所以说,温网折中的“12-12后抢七”是很值得商榷的。12+12=24,如此简单的算术问题,毫无疑问,能在温网抢七下幸存的球员,撑过下一轮的机会依旧很渺茫。

温网既很小心地呵护着他们保持网球传统的声誉,同时又想尽力表现得变通,所以他们选择了谁都不得罪。

菲利普-布鲁克在公布温网决胜盘新赛制的声明时说:“当我们意识到决胜盘打到相当多的局数非常罕见后,我们感觉在12-12后采取抢七是最合适的。这样既给了球员足够局数争取长盘胜出,又能够把比赛时间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所以,这算是打补丁还是盖遮羞布?24局已经是相当于两盘的比赛强度了,数据上也已很明确,这不光是在消耗球员的汗水和眼泪,还有精神上的摧残,更别说本就不充裕的恢复和休息时间。如果真的把超时看得那么重要,可以把抢七设置在8-8平之后。但为什么不直接采用正常的抢七制,给获胜者更多在下一场赢球的可能呢?要知道,长盘决胜的最根本缺陷是导致球员承担过高的健康风险。

温网做出改变的态度值得认可,但真正解决问题总要比盖遮羞布更好。

原文:www.espn.com

作者:Peter Bodo

编译:张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