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徐坤与NBA——资本对体育价值的践踏
近日,在体育圈中发生了一件引发广泛讨论的大事件,那就是蔡徐坤成为了首位NBA新春贺岁形象大使。此消息一出,便一石激起千层浪,NBA官方微博发布的相关博文截至目前转发量超过14.6万、评论超过2万、点赞量超过2.8万、视频观看次数达393万次。
相比之下,本条微博的前后两条微博转评赞加起来不过才101次,视频观看量加起来也勉强过10万次。
即便是去年6月勇士再夺总冠军这样的微博,转评赞加起来也不过2000,只有观看次数能望其项背,好歹是上了7位数,但也还是差了155万次左右。
如此巨大的差距不难看出,当今第一流量之王的称号可谓名副其实。而下面的评论,也明显能看出控评的痕迹,这在娱乐圈和粉圈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即便如此,也依然还会有一些负隅顽抗的篮球迷表示费解和反对,也获得了一部分支持,但在楼中楼的回复中,我们依然能够看到还是会有资本运作的迹象,仿佛控评这种行为天经地义一样,言下之意似乎在说:“你们球迷该看球看球去,别影响我们控评”。
而如今的控评战略已经不再局限于与意见相左的路人对喷开撕,而是改为恶意卖萌。
对于流量粉丝触及不到的一些专业体育论坛或者球迷本人的朋友圈中,对于NBA选择了这样一位明星担任贺岁形象大使的举措就不像微博这样清一色的统一了,相反,里面充斥着各种谴责甚至谩骂。尽管蔡徐坤本人有所谓美国校队的经历,但从他运球的动作来看,实在是难以服众,完全像是一位篮球的初学者。
NBA赛场中充斥着肌肉男以及彪形大汉,看重速度、力量、对抗,追求铁血与硬朗。但蔡徐坤平时的舞台形象显然与这些特质无法匹配。这种台风往好听的方向说是叫阴柔,而在大多数球迷眼中,这种形象则直接被定义为“娘”。
另一方面,对于竞技体育来说,成王败寇,菜是原罪。这里就像古罗马的角斗场一样,角斗士们经过层层选拔与培训,最终来到竞技场上厮杀角逐。这里比拼的只有业务水平,不看你天赋多高,因为能来这里打球的都是万里挑一;也没人在乎你是否努力,因为所有人也都有着相同的勤劳。想要收获成功,需要跨越无数艰难险阻和重重压力。因此竞技体育的价值观显然与流量明星不同,球迷们并不能接受这种空有流量却没有过硬作品,只能靠游走于规则漏洞控评刷榜的资本产物作为一项竞技体育赛事的形象大使。
篮球比赛看的并不是谁刷出来的票数更高,而是在公平竞赛的原则下,看谁的得分更多。只要这个规则还存在一天,那么流量明星们的所折射出的价值观就永远无法与竞技体育的价值观相吻合。然而NBA作为一个有着成熟的商业运作,并且在中国拥有广大群众基础的赛事,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与自身品牌价值毫不相符的人来作为形象大使呢?
其实他们并不傻,他们一开始就一定会料到原有球迷的疯狂反对,但他们并不在乎。NBA在中国方面的市场依然在逐年增长,但是增幅已经越来越慢,只接受传统方式推广的相关用户数量已经接近饱和。于是资本瞄准了那些从来不会涉猎体育领域的追星粉丝们,他们是体育市场中尚未开拓的领域,。相比那些看球是否付费都需要考量一番的球迷群体,尤其是学生群体们来说,流量明星们的粉丝具有巨大的消费能力,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舍得为自己的偶像成千上万的打榜、刷销量、买周边。这些粉丝的消费观与球迷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不同,有些球迷也许家境不错,但并不会为了自己喜爱的球队或者球员投入过多金钱,而那些被流量明星洗礼过的粉丝,哪怕家境一般,也愿意为自己的爱豆一掷千金甚至倾尽所有,更不要说那些本就家境优渥的粉丝了。持有这种消费观的粉丝有着巨大的商业潜力,一旦粉丝们因为偶像的指引而喜爱上这项运动,把这种潜力兑现成真金白银投入到NBA周边商品,那么其收益可想而知。尽管粉丝量注水严重,但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粉丝能够因此关注篮球,关注NBA,那么这个推广就是成功的。
对于一个商业联盟来说,受众群体自然是越多越好,并没有规定只有“直男”才能收看体育赛事。其实女球迷的数量尽管相较于男性来说处于绝对劣势,但也在慢慢提升,很多女球迷对竞技体育的痴迷以及钻研程度完全不输给男球迷。但这些女球迷其实与男球迷一样,是被体育本身的竞技性所吸引。在这一点上,他们并不与广大的男性球迷群体相对立。相反,追星族们的价值观与原本就喜欢NBA的女球迷们完全不符。
尽管如此,对于NBA来说,请这位流量明星作为形象大使,并不会导致原有的用户流失。正如前文所说,原本就看球的球迷是被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吸引才去观看的,只要上场打球的球员还是运动员,那么他的核心价值就不会消失,球迷依然会去关注。那么既然如此,资本市场给球迷们“喂一口屎”,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过,你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就决定了你会通往何处,你选择了什么样的大使,就决定了你会吸引什么样的人。蔡徐坤究竟能否为NBA带来预期的商业效应还有待观察,流量明星会一代又一代的更迭,可竞技体育的核心价值则是永恒不变的,两种价值观的相遇必然会引发激烈碰撞。然而当浮夸的浪潮退去,这样一种推广方式又能沉淀下多少东西?对于这样一次“喂屎”,球迷们也许并不会做出离开的选择,但如果资本肆意践踏着球迷们的价值观,假以时日,NBA也许会受到流量效应的反噬,因为能够展现出体育魅力的,并不只有篮球这一项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