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穆帅的“围猎场”,千回百折的“后弗格森时代”
去年十二月中旬某一天的五点半,我刚刚回到家,打开手机,就被满屏的震惊充斥了,时任曼联主帅穆里尼奥下课,足坛地震。这则新闻虽然在预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天空体育前一天刚刚表明穆里尼奥的帅位稳固,但球队迫切需要走出泥沼。
我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要写一篇关于穆里尼奥的曼联生涯回顾,过去的事何必再深究,纯粹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但是每次到了比赛日,我都更加坚定了写作此文的决心;和莫耶斯、范加尔一样,穆里尼奥已经成为了曼联历史的一部分,后弗格森时代,是曼联近30年来矛盾最多的一个时间段,但也给许多研究者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库,可以深层次地分析球队。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在上一篇“隐匿”中,作者简要分析了前曼联主教练穆里尼奥在战术方面对博格巴的使用问题,作者个人认为,这一篇的“围猎”才是重头戏,我会在人事方面对所有的矛盾冲突点进论述和分析,但是光讲人事方面,究其根本也是泛泛而谈,必须要结合一些战术才能更好地理清这段故事。
说实在就穆里尼奥的曼联生涯而言,可讲的东西过于宽泛,我就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故事讲讲。
首先来讲讲这篇文章标题的选择,之所以用“围猎”这个词作为标题,实际上是源于本赛季在主场曼联战胜纽卡斯尔的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对于曼联上半场的不在状态,穆帅赛后认为是球员受到了英媒对他追捕(man-hunting)式围攻的影响,踢得过于紧张,本文所分析的几个事件,每个多多少少都与穆里尼奥有所联系,所以这便本文标题的由来。
“穆三年”,是一个带有戏谑感觉的专有名词,都说何塞往往撑不过第三年,二进宫切尔西是如此,入主红魔也是如此。
第一年拿到迷你三冠王,第二年升至英超第二,可以说成绩是有稳定提升,人员架构的变化也算合理,但是第三年的突然断崖式滑坡,还是让绝大部分人感到差异,这就像是咒语一般,洗不清的怨念。
从卡西利亚斯开始,到阿扎尔,再到博格巴,在三只球队,似乎都有三个被媒体戏称为“内鬼”的球员参与其中,当然那个女队医伊娃也是如此,但她的确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与这些球员产生问题,我们很难归咎于其中任何一方,矛盾的产生,更多是一种关系失衡,而不是简单的口水战;我们更想知道的是他与博格巴之间的“较量”,因为这更像是两种时代产物之间的直接对抗。
今年夏天,曼联引进了三名球员,但是只有弗雷德一名是即战力,这让穆帅很是不满,因为他对高层喋喋不休,固执的想要一名中后卫,而原本确实应该是有引援的,但是穆帅口中的那个最后一人终究还是没等到,转会窗就在匆忙中关闭了。
一名主教练如此急切地需要一名新球员,说明他确实发现了中卫的窟窿,这赛季也证明了他发现问题的能力,但是如何破局才是关键。
在赛季开始后,穆里尼奥不止一次提到曼联的中后卫是明显的缺陷,让伍德沃德为首的俱乐部高层抓紧时间在冬窗有所行动,但是这样真的对球队有所帮助吗?
如果你是曼联中卫,你的主教练在转会窗过后一直在媒体面前强调你的位置是球队的短板,你会怎么想呢?是否会坚定不移地支持主教练?这些都要打上巨大的问号。
频繁对媒体发声不满现有队员,这是穆里尼奥在这赛季陷入困境的主导因素,而在季前赛他与马夏尔的问题就已初现端倪。
事件背景,曼联的季前赛准备受到了世界杯的影响,卢卡库和拉什福德等球员都有三周的假期来恢复调解,所以曼联的锋线就只剩下马夏尔和桑切斯。穆里尼奥也承诺会给马夏尔他最喜欢的中锋位置,但巧合的是马夏尔的女友克鲁斯怀胎十月即将分娩,马夏尔即将第二次体验身为人父的幸福感,便搭乘迈阿密到巴黎的班机,只留下一份给球队的假条。
穆里尼奥对此十分不满意,甚至有些戏谑的在发布会上对马夏尔隔空传话,希望马夏尔能够在儿子出生之后回来帮助球队,但是马夏尔还是等到两周之后才回来,而他受到了俱乐部18万英镑的罚款。
双方的分歧点并不是“该不该因为球队而放弃多陪妻儿几天”这单纯一个因素,穆里尼奥作为一个价值观偏向老派manager类型的教练,他认为球员无非是要为了球队战斗,甚至可以为此抛弃自己家庭的一些因素,就像季前赛刚开始受到中卫用人荒时,巴伊的负伤请缨让穆里尼奥大加赞许,在他看来,为球队付出是必要的,甚至是理所应当的。
如果兰帕德、德罗巴、斯内德这些球员还在他的阵容里,他们一定会把穆里尼奥的规矩看作金科玉律,老一代的球员的价值观是足球的本质--竞争,没有硝烟的战争,是和平年代人们的精神诉求,他们为球队付出一切,甚至要牺牲自己陪伴家人的时间,有很多老派球员小时候都是在贫民窟长大的,通过足球他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所以他们对这份职业异常珍惜。
而如今职业足球已经被商业包装包裹,渐渐变成一项娱乐项目,所以球员对于球队的精神寄托是没有这么强的,这就可以说明为什么一人一座城的忠诚故事会越发的离我们远去,更加弥足珍贵
管理两代球员,势必是一门学问,弗格森爵士在曼联的大家长制注定已成为历史。当ins等社交软件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时,球员们也会在上面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甚至能成为他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待这些球员,要适当鼓励但原则性的问题则要遵循,就像在加泰罗尼亚的登贝莱一样,可以玩游戏但训练不能迟到。
我之前看过厄齐尔自转中的节选部分,穆里尼奥在一场比赛赛后对他冷嘲热讽,用词可谓是极其刁钻,这种方法对于一些球员能够有效果,厄齐尔之后迎来大爆发,但是对另外一些球员可能起反作用,姆希塔良在被穆里尼奥的另类吹风机过后一蹴不振。
为什么说穆里尼奥的吹风机是另类?原因是他将媒体作为吹风机的叶片,而不是选择关上门自家事自己解决。从季前赛开始,穆里尼奥的情绪就变得焦躁不安,传说中的“穆三年”是否会如期而至?很多人都在等待,穆帅自己也是。三年对他来说是一道过不去的坎,在马德里和西伦敦,过往云烟浮现在眼前,如昨日一般清晰,过往的不愉快经历让穆里尼奥心生戒备,而这种戒备心理甚至有些过于极端。
瓦伦西亚在季前赛遭遇小腿拉伤,按理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教练应该安慰球员,而穆里尼奥则是责备瓦伦西亚的假期时间过长,没有好好休息,虽然后续瓦伦西亚也没有回应,但是公开在发布会责问球队队长,这对更衣室的氛围无疑是毁灭性的。
从穆里尼奥之前的采访中,可以看出他是非常珍惜在曼联当教练的机会,他将指教曼联看作是他的荣耀,而他害怕失败,他不能忍受在可能是最后一份与超级豪门的合同中再次重蹈覆辙。所以他在曼联的第三年,他的战术风格,说话方式,管理模式都有些过激,为了追求极端的效果从而导致失去平衡。
他与博格巴的蜜月期早已结束,两人在战术的选择上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博格巴是球队核心,所以他认为主教练的战术应当让他舒服,所以问题就来了,穆里尼奥的想法是我给出一套战术框架,你能适应就踢,不能适应就去替补,当然博格巴的转会费与身价,也注定了对他不能像对其他人那样用绝对的战术框架去束缚他的天性。
但在博格巴刚刚从都灵城驾临曼彻斯特的时候,那可是众星拱月一般的待遇,不管是从薪水还是地位来看都是如此,甚至连穆里尼奥都要围着他转,前一篇有说到,穆里尼奥为博格巴试验了19种不同的中场组合,甚至为了博格巴把体系从4-2-3-1换成了博格巴最熟悉的4-3-3,让他能够在八号位的位置上施展自己的进攻才华。
从16-17赛季后期就可以看出,博格巴甚至变成了一名可以决定自己的上场时间的球员,这种待遇是绝对核心才能够享受的。有没有博格巴的曼联,至少从场面来看,完全是两支球队,缺少博格巴,在曼联这种特殊的依靠个人能力推进的战术体系下,没有人可以替代他,甚至在索尔斯克亚执教的曼联也是这样,中场拿不住球,缺少节奏与控制,无法把球顺利地转移到边路,而马塔、姆希塔良还有林加德,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策应,但是中场少了一个世界级的持球者,他们的回撤接应就显得徒劳无功,而这就是“无博格巴”的症结所在。
在那个时候,博格巴就是穆里尼奥的心头肉,更是战术框架的核心,但是之后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和措手不及。
将时针拨转到2017年年末,也就是17-18赛季的冬季窗口开启之前。博格巴的前后两次缺阵,一次是受伤,一次是红牌,都影响了曼联的整个赛季的质量,甚至可以说,这对曼联乃至英超的历史都有着些许的影响。在博格巴伤缺之后,另一元中场大将姆希塔良便迷失了自我,常常在中场陷入包夹而无法抽身,在前半赛季中叶,姆希塔良就已经逐渐沦为替补,他的位置被马塔和林加德所取代。
姆希塔良在当赛季的第21轮对阵南安普顿联赛中,最后一次代表曼联首发,这也成了他在曼联生涯的谢幕演出。笔者个人认为,这是穆氏红魔最令人感到惋惜的一次转会,这个话题稍后会讲,现在我们来聊一聊桑切斯。
在冬窗之前,桑切斯已经和曼彻斯特的另外一支球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根据迪马济奥个人网站,《独立报》等多方消息指出,桑切斯会加盟曼城,而《独立报》也继续跟进则表示桑切斯会在一周内加盟曼城。
从表面上看,桑切斯似乎离曼城很近了,但随后曼联从中插了一脚,搅黄了这桩交易。
桑切斯和姆希塔良的交易为直接互换东家,不涉及现金交易,桑切斯与姆希塔良现身伦敦,涉及到劳工证等问题需要处理。直到老特拉福德的钢琴声响起,事情总算是尘埃落定了。
实际上人们对于桑切斯加盟所引发的争议点不在于他加盟这件事本身,而在于他的薪水问题以及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据《镜报》等厕所报的消息,桑切斯的初始周薪是55万£,但是根据天空体育以及BBC记者SS的消息,桑切斯的周薪为初始31英镑,加上奖金为一周35万。
就算是根据SS的消息来看,桑切斯的周薪也是一个很瘆人的数字,35w,对比一下斯特林的30w,凯恩的20w,德布劳内的29w,确实太高了。
在桑切斯转会来到老特拉福德之后,所有人都在猜想他在右路的表现,因为在那个时候,位居左边锋的马夏尔已经连续三场英超进球,是球队赢球的不二功臣,而后,桑切斯的第一场比赛是在足总杯赛场,穆里尼奥把他放在了他最熟悉的左边路,虽然没有进球,但是一个助攻也勉勉强强能有一个及格分。但我更关注的是,桑切斯可能是因为马夏尔需要轮换才打的左边,可是穆里尼奥的抉择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而这也是穆里尼奥和博格巴的关系的转折点的开始。
在17-18赛季曼联奔赴新温布利大球场不敌热刺的比赛中,两人的矛盾第一次表露了出来。开局的惊魂十一秒让所有人乱成一团,毫无头绪地把脚下球权拱手送回给热刺球员,穆帅在场边的情绪随着比赛时间的退役而逐渐升温,在上半场的补水时间,穆里尼奥和博格巴两人进行了一番交流,但是很明显可以看出,这次的交流不同于以往那样和睦,而是充斥着些许火药味的。穆里尼奥认为博格巴没有承担出球和带球推进的任务,防守也太过于随意,但是博格巴反过来认为队友们死板的阵型站位让他没有传球的余地。
波切蒂诺让阿里等人轮流限制马蒂奇的安排让穆里尼奥无计可施,曼联的右路等同于瘫痪,我们发现,站在右边锋位置上的,不是林加德或者马塔,竟然是马夏尔,在桑切斯占据了左路的情况下,马夏尔去到了他不熟悉的右路,这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穆里尼奥不可能不知道马夏尔不会踢右路,但他宁愿让马夏尔踢右路,目的是为了让新七号能踢自己最喜欢的左边锋位置,他希望桑切斯能带来巨星效应,让曼联的进攻直接上一个档次。
而他为什么要安排马夏尔去右路呢,这就涉及到心理层面了,过去三场英超,马夏尔都是进球功臣,鉴于此他自然要安排马夏尔首发,不然面子上也挂不去。
就这样,马夏尔在与拉什福德的左边锋竞争中胜出之后,彻底陷入了井底,这种感觉就像你身处一口暗井,抬头只能看到一处亮光,而当你仔细看的时候,井口出现了一件球衣,背面印着“亚历克西斯”的名字。
你很难说是他自己的问题,因为他在那时已经做的相当不错了,甚至可以说是比他在15-16赛季更加出色,在球队进攻体系中最为出色的球员之一被压在替补席,而替代者也没有一个质的提升,这是穆里尼奥的思路模糊且固执的一个结果。
回到桑切斯的问题,在买入桑切斯后,穆里尼奥把马夏尔排除出首发之外,桑切斯变成了左边锋的首选,而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第一点是桑切斯和博格巴的排斥反应,很多人在桑切斯刚加盟时根本不会想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都在幻想着博格巴送出一记妙传,桑切斯犀利终结的片段,很可惜,这个片段目前只出现过一次,那场比赛也是桑切斯迄今为止发挥的比较不错的一场比赛,就是上赛季足总杯半决赛面对托特纳姆热刺的一记后仰跳头。
博格巴特别钟意4-3-3体系中左边八号位的位置,而巧合的地方就在于此,桑切斯在温格手下打到逆足的左边锋,他习惯拿球在中场左侧控球,然后大范围转移给插上的右后卫,而这个特点,与博格巴拿球的区域相互重合,也让他在曼联体系中融合的过程停滞不前了。
第二点就是桑切斯自身的下滑有些严重,他的爆发力与速度都有很明显的下滑,这点与鲁尼是有些相似的,都是随着年纪的增大因为爆发力的下降而出现了各种问题,鲁尼是停球变得迟钝了,而桑切斯则是变得甩不开对手,我们经常能看到桑切斯在左路内切之后,往往拉不出空间来射门,趟开一个,身后还有一个,最后只能用一个挑传来越过对手的头顶,但是因为这样的难度太高,所以显示出来的效率非常低下。
在桑切斯来到球队之后,博格巴心里层面是出现了波动,第一是薪水问题,穆里尼奥是想拿博格巴当作未来七八年的基石来培养,他应该是球队的灵魂人物,而从薪水来看也应该是如此,但是一个新来的球员,能力未必比他强,直接拿了第一高薪,初始工资就超出博格巴五万英镑,换作别人恐怕也会受不了。
在弗爵爷执教早期,他规定球员的最高薪水不能超过他本人的薪水,直到中后期这一局面才发生改变,从这里我们便可略知一二,弗格森是球队的灵魂,所以他认为在薪水方面也要能够匹配他在球队里的地位,虽然博格巴在曼联的历史地位可能不及弗爵爷的千分之一,但是在目前的队中,他是属于阵眼的一个角色,心里想要匹配最高薪也是符合人的正常心理的。
所以当我们回顾17-18赛季后叶,博格巴经常上演眼神防守,传球随心所欲,与队友没有串联,就像与体系分离开了,像一个自由人。典型“案例”自然就是上赛季欧冠面对西甲劲旅塞维利亚的第二回合,那场比赛,穆里尼奥并没有将博格巴排进首发名单,而是采用了费莱尼-马蒂奇-麦克托米奈的三巨人中场组合,这一决策是否正确按照结果就足以说明,也反映了师徒二人关系的裂痕。
之后的几场比赛,穆里尼奥将博格巴牢牢锁死在替补席上,只给他非常零星的替补出场时间,但是世间万物总是无法脱离真香定理,没有了博格巴的曼联,甚至无法流畅地将球转移到边路,于是博格巴重新回到了首发阵容,一直持续到赛季结束,但细小水滴已被蒸发,形成乌云在所难免。
俄罗斯的世界杯是一次全民狂欢与足球盛宴,博格巴随高卢雄鸡为国出征,而穆里尼奥则来到评论席评述比赛,他对博格巴的表现赞不绝口。
博格巴在法国队集训期间可谓是倾尽了所有,他将自己平时最爱捣鼓的发型剃了,并且少用社交媒体软件,全身心为法国的比赛做准备,这与他在俱乐部的表现大相径庭,日常发ins,参加各种派对,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发型,博格巴在曼彻斯特俨然是一个时尚明星。但是我们不能按照他在法国队的表现去约束他,博格巴是一个个性比较快乐的球员,在场上也喜欢秀一些花式技巧,而且为国出战确实和俱乐部比赛不大一样,世界杯的时效只有一个月,联赛则有一年。
在新赛季对莱斯特的比赛中,站在十二码线前的人是博格巴,而他当时也是曼联的副队长,博格巴用二十七步的小碎步助跑将球送入网窝,赛后曼联队长博格巴感谢了主教练让他罚点球,因为球队当时并没有固定点球手。
但是随后他的发言可谓是平地起惊雷,记者追问博格巴,此时此刻在这里高不高兴、舒不舒服,博格巴回应:“如果你不高兴,你无法拼尽全力。有些事情我不能说,不然我会被罚款。
在那时作者看到博格巴的采访之后,便知道一场腥风血雨即将敲响平静的大门,果不其然,各大媒体就像被热水炸开的蚂蚁团那样肆意侵掠,《每日邮报》是第一个跳出来的媒体,报道言辞激烈地指出,尽管曼联坚持不会放走这名法国中场,但博格巴已经铁心加盟巴萨。他想为巴萨踢球的意愿是球员想离开的主要原因,他和穆里尼奥关系不和是其次。
不得不说英国媒体还是有一手的,报道里面大部分是用“想”、“打算”、“决心”这一类的词汇,就算真去告他诽谤也可以解释得水滴不露,但是在内马尔以2.2亿欧元转会巴黎带动市场泡沫之后,要想让曼联以仅仅比买入博格巴高出50英镑的价格出售,真当曼联是慈善机构吗?这无非是《太阳报》的一厢情愿罢了。
说个题外话,03年迈克尔杰克逊与钱德勒一家打了一场世界级官司,最后法官以证据不足宣布MJ无罪,09年MJ走了,钱德勒的儿子出面澄清是父亲为了发财逼迫他诬陷michael。
令人诧异的是,最近小钱德勒与电影厂商合作拍摄了揭秘Michael的娈童案,在Michael离开的第十年,还能利用Michael的价值来制造绯闻给自己谋取利益,也是够不要脸的,而利用文墨兴风作浪的,正是《太阳报》
在输给布莱顿的比赛中,博格巴在最后阶段罚入一个挽回颜面的点球,对伯尔尼年轻人的比赛中,博格巴的第二个球还是来自于点球,他的主罚权是穆帅示意的。
看样子将帅不和的传闻即将成为过去时,这将是所有曼联球迷都喜闻乐见的,但是与狼队1-1战平之后,博格巴在采访时表示,曼联应该进攻进攻再进攻。
这被看作博格巴挑战穆里尼奥主帅权威的最佳佐证,但在当时大部分人还是批评了博格巴说的话,因为穆里尼奥的风格,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变过,一直都是先稳固中后场再去进行进攻的配合尝试,这也是他的成功秘诀,但是作者认为博格巴说的话从本质上是没有错的,只不过不合时宜,这么说就等于是质疑了穆里尼奥的足球地基,这对于他来说是不可撼动的,至少在现在中卫不稳都情况下,他选择保守也符合情理。
穆里尼奥对博格巴以上发言所给出的回应相当强势,在联赛杯的赛场上,并在赛后声称,博格巴的曼联队长生涯到此为止了。
但是后来事件的发展程度是始料未及的,“训练门”的发生的过程堪称匪夷所思,在公开训练课上,两人怒目相视。
这件事最匪夷所思的是,在媒体进入卡灵顿基地拍摄的短短十五分钟时间内,正好抓拍到了穆帅与博格巴的冲突,这是否也太过于巧合了?
拍摄这段视频的天空体育,他们在每个赛季被英超各家俱乐部允许拍摄3-4节的训练课,而每次进入拍摄都会提前两周告知,所以穆里尼奥是知道天空体育会来拍摄训练课的。他选择了那个时刻来跟博格巴说话。显然在那个时机,他想要媒体把他和博格巴的说话内容泄露出去。
穆里尼奥非常善于利用媒体来帮助自己散发某种信息,来达到自己的需求,在他和博格巴这件事情上,很明显他需要树立一个主教练的权威,这样才能让他之后对球队的掌控比较容易,但最重要的是,他是否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因为以如此极端的方式来处理和队内核心的关系,稍微走错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事实证明穆里尼奥错了,博格巴并未就此摆平,随后在训练课上拒绝与他握手,博格巴确实还像个长不大的孩子,遇到事情喜欢用情绪来表达,如果他更冷静一点,不与穆帅发生口角,用表现来回击,可能舆论导向会呈一边倒的态势。
所以之后的比赛结束之后,有媒体想采访博格巴,但被回绝了,原因是他被俱乐部下达封口令了。球员与主教练的矛盾让俱乐部出面调解,不能说是一个媒体无中生有的话题,而是确凿无疑的,俱乐部意识到博格巴的发言确实是不妥当的,因为他在挑战管理层给了相当一部分权力的主教练的威信。
在我国历史上,自古以来治理黄河是让历代皇帝感到头疼的事情,河水流经黄土高原,疏松的黄图沿河水而下,沉积于河床导致河床过高,一旦遇到洪水,河堤就极易被冲决,导致生命财产的损失无法估量。
大明的治河专家潘季驯是申时行当上首辅后力荐的一位治河专家,他主张“河道紧缩说”,这与主流观点背道而驰,解决的方案无非就是两种,主流观点认为,加宽河道能保证河水通畅,而潘季驯的出现符合了一贯的小说剧情,一个新颖的观点,最后见到了成效,他主张把重要河段的河道收紧,同时把附近的清水河流用人工疏凿引入黄河来增加流速,河道变窄,流速加快将淤积的泥沙冲走,这叫做“建堤束水,以水攻沙”。
当两个人遇到问题时,放宽底线未必见得有成效,曼联和博格巴也是如此,在给予点球权+队长袖标,并在罚丢点球后继续信任他主罚,俱乐部和主教练对博格巴是十分信任的,博格巴在媒体前的各种表态,在穆里尼奥看来是与他的核心加上队长身份完全不相符的,所以封口令在当时看来也是必要的结果。
但是当我们穷波讨源之时,便可知道,博格巴对穆里尼奥的不满更多是战术方面的,而不是穆里尼奥本身对他的批评。
十一月的赛程对于曼联来说是个追分的好机会,但是预料之外的是,穆里尼奥的球队竟然连平水晶宫和南安普顿,与前四球队的差距被越拉越大,说到这里,其实很大程度已经脱离了球员的影响能力了。
可以说,梅西可以连过五人,C罗可以三十米外打进世界波,但这些都是非常规的手段,梅西这么多年的连过五人的也比较罕见,C罗的三十米开外远射不超过20颗,没有常规的赢球手段,个人能力也只是球队体系中的昙花一现罢了。只能说穆里尼奥在球队的平衡的取舍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讲一个题外话,那就是战术的取舍。当今足坛,很多球迷们的普遍观点,是战术的大框架上分为两种,传控流和链式防守。从笼统的意义上来说,这种说法也不是不对,但是只要有稍微深入的了解一下足球战术的发展,就应该知道从查普曼的WM阵型开创至今,各大流派都为了怎样拉开宽度、在由守转攻和由攻转守之间打出简洁直接并且快速的传递来进入进攻三区。一支球队最脆弱的阶段是在什么时刻?答案是当他们正在处于由攻转守的时候,这是任何一支球队最脆弱的时刻,没有之一。对于威胁最大的时刻,同理可得是由守转攻的瞬间,因为任何一支球队的阵型,,只有站住位置,阵型才能有延伸的意义,完成一次防守,不仅仅需要球员站到位置上,还需要对三条线的空档进行合理的补位,这时候就很强调落位率的问题了,落位率的高低可以影响整体防守的层次感,因为任何一种阵型都存在定义式以及变式,变式的存在是足球战术里最具有魅力与神秘感的一部分;一名球员或者几名球员的前插与换位,便是其中的一点,进攻,想要打出套路与配合,球员不交叉、不换位,固定位置踢球,是不可能会存在出现成功的套路的,要求进攻打出变化,就必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前插配合,但万物有因必有果,追求进攻质量,一次成功固然是非常完美的,但是没有人能够每次进攻都能得手,所以当你的进攻尝试失败的时候,对手就会进行反击,那么这个时候你的前插进攻的球员都还没在位置上,他们就要回追补位,那么空档自然而然就出现了,这就是为什么一支球队在由攻转守的时候总是最脆弱的原因。
穆里尼奥是不希望看到自己的球队被对方利用由攻转守来打击的,所以可以反过来,利用对手进攻犯错,然后来抓住由守转攻的时间差进行进攻作业。这也大致可以简单概括他的足球哲学。而穆里尼奥认为曼联现有的中卫个人能力并不足以支撑球队的防线前提,所以他将整个球队的阵型往回收,包括边锋也要回防,从最大程度去保护中后卫这个漏洞。
曼联现有的中卫,可以说是各有特点但又参差不齐,斯莫林的防空能力,包括控制第一落点和限制对方中锋的起跳都是属于英超中上游,但是他的脚下技术已经无法适应目前世界足坛要求中后卫也能发起进攻的特点;林德洛夫的出球能力相当不错,但是他的身体条件限制了他的发挥,经常被英超中下游的中锋用身体生吃;罗霍身体硬朗,脚下出球能力也不错,但是大伤之后就一直没恢复状态;巴伊的上抢是英超顶级的,但是位置感始终是硬伤,包括传中的第一点经常会冒顶,他也不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有的时候停球停大了一点,他不会移动脚步去处理,而是直接跨大步去触球,所以他的腹股沟伤势很大一部分是他自身的原因;琼斯身体柔韧性较差,属于“钢化玻璃”,表面看起来是非常坚固的,但是移动和保护做的就差很多了。
很多朋友会问,为什么上个赛季的防守还算稳固,这赛季情况突然就急转直下了?从表面上看,似乎马蒂奇的状态下滑造成的补位拦截范围变小是最主要的结果,但这个只是表面原因,追究深层次的原因,曼联的控场能力有所下滑,越来越多的球队遇到曼联就采用高位逼抢,完全将中卫的个人出球能力暴;但是前场球员的单打独斗,非常容易将球权还给对手,而缺少呼应,也是关键点;前文说到,由于穆里尼奥对中卫能力的缺失,导致他将压力转移给球队边锋和后腰,进攻时,一个中锋,一个左边锋,一个右边后卫再加上一个中前卫,就是穆氏曼联进攻的常用组合,但这缺乏了层次感,第二落点缺乏控制和保护,在由攻转守的瞬间几乎每次都会处于劣势。
举一个例子,利物浦在补进范戴克之前,防守虽然也不太稳,但是中卫面对的威胁度明显小于这赛季的曼联;因为利物浦的三叉戟是推在对方禁区前沿,两个中前卫向上顶住,边后卫撑开宽度,足球是讲究整体的,既然你如此前压,那我就没有不回收的道理,因为没人想变成筛子。所以利物浦的中后卫,要处理的更多是来自两侧的长传球,面对的频率也要远低于曼联的中卫群,因为一边是压着对面,被动地被打反击,而曼联的策略是主动收缩去面对进攻,对于中卫来说,就算有强大的实力,对于这种打法是十分畏惧的,更不要说一般的中卫了。
2-1痛击利物浦是曼联中卫梦魇的开始,巴伊自那场比赛之后就一蹴不振,一个高难度的伊布式进球让德赫亚无缘零封,在这之后穆帅以世界杯为由将巴伊的顺位压到了最后,足总杯决赛启用了斯莫林琼斯这对大英组合也不用巴伊,而后琼斯被阿扎尔突到完全没有自信,这就为后续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兵败西伦敦之战,埃里克巴伊眼看着麦克托米奈客串自己的位置,最终被打穿。中场排出了令人窒息的三高组合,这是非常经典的一场比赛,因为足以证明穆里尼奥到了曼联生涯的后期是多么的固执,巴伊在赛季初的两场英超中接连犯错导致丢球,但他只有二十四岁,在中卫这个位置上属于较为年轻的球员,在决策方面出现错误是可以理解的,年轻球员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来提高。但是穆里尼奥当时需要的不是这个,他需要足够的战绩来维持他在董事会心中的地位,他很难给一个较为鲁莽的中卫时间,但是如果用麦克托米奈连场顶替巴伊的位置,那么遭受质疑也是理所应当。
算上后防线,穆里尼奥总共排出了五名身高超过一米九的球员,俗称“死亡五高”,其目的只有一个:压缩空间,利用体格和肌肉来拦截西汉姆球员的传球。在17-18赛季欧冠输给塞维利亚之后,《冠军欧洲》写出一句笔者至今忘不了的评述:足球的核心始终是技术,而不是身体素质。
早在赛季初3-0被热刺羞辱之后,穆里尼奥因为埃雷拉在打右中卫时的一次造越位失败而将他弃用,实际上埃雷拉的表现算是上乘,但是穆里尼奥对于失误的零容忍让他做出了许多偏执却又脱离事实的决定,从弃用巴伊,到最后使用麦克托米奈,穆帅将所有中卫人选的可能性都用了一次,他的目的已经不言而喻,为了向管理层施压,你夏天不买中卫,导致我现在只能用一个青训中场打中卫,这无疑是一种托辞。
转会市场上的不作为,是涉及到多方的一个结果,穆里尼奥从季前赛就开始喊话董事会,需要引进一名中卫,根据几位靠谱记者的报道,热刺中卫阿尔德韦雷尔德,拜仁的博阿滕,蓝狐的马奎尔,都是候选人,到了转会窗截至的最后两天,甚至还找到了马竞队长戈丁,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有成行。
而根据后期的报道来看,穆里尼奥与执行副主席伍德沃德是出现了分歧的,伍德沃德认为球队中卫已经有五个人了,根本没有买的必要,有脚下技术的没有低一点控制,而他看中的目标大部分都是年纪在28-30之间的球员,用三德子的话说,就是没有商业价值,没有升值空间。
按照一般情况,伍德沃德买入球员会遵循以下几条规律,其一,商业价值高、实力强的球员,无论花什么价钱都会努力谈判,比如花一亿报价穆勒,以及重金引进迪马利亚、博格巴等人。其二,年轻有发展潜力的彩票,他也是下得去手的,比如花了3600万买入当时一线队比赛仅仅八场的马夏尔。其三,对于年龄较大的球员,伍德沃德的原则是不溢价购买,前年夏天佩里希奇因为国米多要了500万而未能成交。
穆里尼奥的想法与伍德沃德在某些方面上是背道而驰的,就比如即战力问题,类似马蒂奇这样的英超冠军级后腰,在当初引进的时候是稍有溢价的,但伍德沃德仍然抛掷4000万英镑购买,理由自然是他相信穆里尼奥的眼光。
但实际上他也看到了马蒂奇在切尔西的发挥;如上文所述,他对转会目标有一套自己的评判标准,马蒂奇,他认为值得,佩里希奇,他认为不值,可以说自从错过费莱尼违约金时间,再到一亿报价穆勒,三德子的策略已经比之前稳当许多,但他现在所策划的和主教练所想的是处在对立面的。
从弗格森到穆里尼奥,曼联的转会方式一直是主教练提供名单,执行副主席去谈判;但到了穆里尼奥后期,问题就显而易见了,伍德沃德觉得穆里尼奥给的名单并不合适,于是乎就进行否决,这是双方矛盾的一个主要因素。
这样就牵扯到另外一个幕后职位---总监。曼联历史上遵循的一直是经理制度,也就是主教练至上,英国传统主教练的名称是manager,而不是coach,这与世界其他地方显得与众不同。Manager体制造就了许多成就辉煌的教练,弗格森爵士和阿尔塞纳-温格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21世纪之后,切尔西和曼城的金元足球打开了一扇窗,让更多的中小球队提供了崛起的机会,其中阿布扎比财团的入驻,无疑是曼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阿布扎比财团在曼奇尼执教的最后一个赛季,将合同到期的时任巴萨体育总监贝吉里斯坦带到了曼城,而后CEO索里亚诺也进入了曼城的管理团队。索里亚诺主要负责制定、推行俱乐部决策,趋于宏观层面,体育总监贝吉里斯坦则全力协助瓜迪奥拉;另外总监和主教练直接是存在一个纽带的,一般来说,主教练的任命是由总监来负责,主教练的战绩不好,这口锅总监也是要分一块走的。就以德甲的沃尔夫斯堡为例,狼堡的前体育总监阿洛夫斯在2012年聘用时任主教练黑金作为球队主教练,而在2016年,沃尔夫斯堡在被拜仁以5-0击溃之后,俱乐部的董事会解雇了主教练黑金,阿洛夫斯也铺盖走人。
一名优秀的总监,除了任命主教练之外,还要对俱乐部的未来做出规划,比如说风格,技战术打法等等,曼城在聘请瓜迪奥拉之前,已经维持了数年的传控足球的技术铺垫,贝吉里斯坦对俱乐部的风格定性为一支走技术流的球队,对主教练的更新迭代也基本按部就班。
既然总监可以判定一名主教练是否适合俱乐部,那他同样可以对球员做出价值评估,一名球员的技术特点,比赛风格是否适用于俱乐部,包括在场下的行为习惯,都在总监的考察范围之内。
发掘不知名的小妖,以及谈判水准,也是一名总监的能力范围,像罗马俱乐部的蒙奇,以及国米的马洛塔,都是这两个方面的佼佼者。
曼联是否需要一名总监?答案是肯定的,在弗格森爵士退休之后,俱乐部就缺少了一位主心骨,旧式的manager制度需要建立在有一位掌舵者的基础上才能实施运作,大卫吉尔的隐退也让俱乐部没有了缓冲时间,很明显伍德沃德并不善于做一名足球总监,会计出身的他善于商业开发,这也是他能够在格雷泽家族的管理制度中屹立不倒的原因。
回到转会问题上,在历经了三任正式主教练之后,曼联仿佛回到了起点。
莫耶斯的打法较为偏向英式风格,快速轮转分边之后的高球传中,所以他引进了一个组织分边的球员(马塔),和另一个禁区轰炸机(费莱尼)。
范加尔是一个完全的大陆流派宗师,他带来了传控足球,他的转会名单里大多是能力较为平均,能支持大体上的传控,但没有个人能力的球员(施奈德林、达米安、布林德)。
穆里尼奥为曼联注入了身体对抗,头一年引进的四名球员,有三名身高超过了187(巴伊、伊布、博格巴)。
三名教练的风格迥异,造成了球员能力、风格的参差不齐,也就是弗格森退休后五年半混乱的主要原因,但是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俱乐部没有对弗格森的退休做好准备,忽视了总监的作用。
在引援问题上,独揽大权的伍德沃德过度相信主教练,对主教练的名单人选没什么判断能力,比如一亿报价穆勒,清洗拉斐尔、范佩西、纳尼、小豌豆,只留鲁尼一个正印前锋,用姆希塔良换桑切斯,甚至还有错过费莱尼违约金时间这种操作,当然其中大部分决定因素都在于主教练,但一名管理俱乐部经济层面的高层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决断能力。
前文有提到,姆希塔良的离开是穆里尼奥时期最令人惋惜的一次转会,离队征兆始于博格巴受伤之后,穆帅将他安排在前腰的位置上,让他充当博格巴的持球推进作用,但是姆希塔良并不能承担这个责任,他的定位就是博格巴的僚机,让僚机去承担核心的作用,无疑是白做工。
笔者个人认为,在博格巴受伤后导致的战绩低迷,并不应当由姆希塔良去承担这个责任,后续的低迷更多是因为球队没有做好博格巴受伤后的二手准备。
穆里尼奥的战术到了曼联第二年中后叶,变得越发简单直接,这种直接体现在中后场球员站住位置,断球之后将球交给博格巴,让他推进与前场球员形成联系。
换句话说,穆里尼奥的打法是较为依赖球员的个人能力的,前文有提到,曼联是big6联赛里唯一一支中场靠个人能力推进的球队,其他球队都是运用传切进行推进,曼联的套路就是将球交给博格巴。
这套思路也影响了他在转会市场上的选择,传闻里的佩里希奇、桑切斯都是有比较强的单点持球推进能力,而姆希塔良无法在中场按穆里尼奥的要求一个人推进30米区域,所以他和桑切斯在冬窗互换了球队。
姆希塔良适用于在中前卫和前锋线之间做一个衔接,很多时候纸面排阵他是在右边锋,但实际上他是属于一个边前腰,他速度并不算很快,但是在启动第一步的爆发力,足以帮他甩开对手。
在索肖的这套快速轮转进攻的体系中,边后卫会大幅度压上,中锋负责做无球拉扯,两名边路球员内收与前插的博格巴形成配合,这种思路,与姆希塔良和博格巴会无缝衔接。
而在桑切斯转会之后,过高的薪水以及并不适应的竞技状态,让伍德沃德对穆里尼奥的选人打上了问号,所以我们看到一向听从主教练计划的他,并不同意将马夏尔出售去交换威廉,结合四年前卖掉范佩西、拉斐尔等人的情况,伍德沃德也在进步。
事实证明,在季前赛马夏尔表现并不出色的背景下,伍德沃德坚持没有将他出售,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所以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我们会发现,这五年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而是彼此之间互相有联系的,我们并不能将问题归结于莫耶斯、范加尔、穆里尼奥的问题,这更多是一种体制与时代的适应关系。
在找不到足够强大的主教练的情况下,曼城选择了效仿其他联赛,设置总监来进行球队的分权管理,这也是一种变通,这也成为了曼城近十年崛起的一个分水岭。
主教练这个职位在历史上的发展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其中不乏涉及到人事管理与球队架构建设,我个人较为推崇manager制度,因为这个制度下的结果给我们带来了26年的美好回忆;但在无法找到像弗格森这样一个人能做到人事管理、俱乐部规划层面、俱乐部成绩都能做到第一集团的替代者,所以以足球总监来代替经理制,是符合时代发展的。
足球战术一直是革新变旧的情况,并不存在一个战术的过时性,只有相对性,在世纪之交,4-2-3-1阵型逐渐取代了传统的4-4-2阵型,成为主流打法,而后4-3-3也和4-2-3-1分庭抗礼,到了16年,孔蒂将传统意式三中卫体系重新植入英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齐达内将菱形中场的使用发挥到了极致,瑞典国家队用复古的4-4-2阵型在世界杯赛场上取得了自身突破。
在一个联赛,一成不变的战术非常容易被针对,现在是数字化时代,遥想穆一期的切尔西,在英伦依靠4-3-3的战术红利打造了英超两连冠的成绩,但是时代不同了,在战术没有秘密的情况下,只有不断变化才能辩证客观地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几场的战术只是整个问题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将三任前主教练的问题联系到一起,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大的整体。
这次脱稿比较久,实在不好意思,谢谢各位支持,如果喜欢的话可以关注微博:似_梦初觉